元功初剪刻释义


【元功】1.大功;首功。《史记·太史公自序》:“维高祖元功,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或杀身陨国。”《后汉书·冯衍传上》:“将定国家之大业,成天地之元功也。”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元功茂勋,若斯之盛。”《南史·荀伯子传》:“汉以萧何元功,故絶世輒绍。”2.功臣。《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序》:“辑而序之,续元功次云。”颜师古注:“元功,谓佐兴其帝业者也。”《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夫显爵所以褒元功,重赏所以宠烈士。”唐韩愈《晋公破贼回重拜台司》诗:“南伐旋师太华东,天书夜到册元功。”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剪刻】1.犹剪裁。宋范成大《次韵宣州西园》之一:“不待东君能剪刻,相公笔力挽回春。”清孙枝蔚《论诗》诗:“纸作牡丹工剪刻,何如堦下刺桐花。”2.指对事物或文词的取舍安排。清周亮工《书影》卷六:“陈父名不及之,篇什亦寡,兴会清发,剪刻常言,自可使无从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