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目倦忘归释义


【游目】放眼纵观;流览。《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方。”汉班昭《东征赋》:“乃遂往而徂逝兮,聊游目而遨魂。”晋陶潜《咏二疏》:“游目汉廷中,二疏復此举。”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虽两界中之翰墨,固亦各有所长,而其恶劣芜杂,不堪游目者,实佔一大部分。”茅盾《过年》三:“当下既已想定,老赵毅然决然走进了一家食品店,开始游目纵览。”1.纵目;放眼观看。《楚辞·离骚》:“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一本作“游”。三国魏曹植《游观赋》:“静閒居而无事,将游目以自娱。”宋司马光《独乐园七咏·读

【倦】《廣韻》渠卷切《集韻》《正韻》逵眷切,權去聲。懈也。疲也。《禮·儒行》敦行而不倦。又倨也。《淮南子·道應訓》盧敖游乎北海,見一士焉,方倦龜殼而食蛤梨。《註》楚人謂倨爲倦。又叶渠運切,音郡。《劉楨·魯都賦》至於日昃,體勞怠倦。一張一弛,文武之訓。 《說文》力部作,人部作〈亻〉,音義同。宜合倦爲券字,重文不必分爲二。

【忘归】1.忘返。《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晋左思《吴都赋》:“舜禹游焉,没齿而忘归。”唐白居易《琵琶行》:“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2.良箭名。以一去不复返,故称。《公孙龙子·迹府》:“龙闻楚王张繁弱之弓,载忘归之矢,以射蛟兕於云梦之圃。”《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之一》:“左揽繁若,右接忘归。”李周翰注:“忘归,矢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