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客惯来往释义


【幽客】1.指隐士。南朝齐谢朓《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幽客滞江皐,从赏乖缨弁。”唐李白《游水西简郑明府》诗:“凉风日瀟洒,幽客时憇泊。”2.兰之别名。宋姚宽《西溪丛语》卷上:“予长兄伯声,尝得三十客: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兰为幽客……棠梨为鬼客。”明都卬《三馀赘笔》:“张敏叔以十二花为十二客,各诗一章:牡丹赏客……丁香素客,兰为幽客。”参见“幽兰”。3.山矾之别名。元程棨《三柳轩杂识》:“山矾为幽客。”

【惯】《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患切,音丱。習也。又通作貫。《詩·魏風》三歲貫女。 本作摜。从手貫聲。今文作慣。

【来往】,往返。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唐李白《大猎赋》:“大章按步以来往,夸父振策而奔走。”明刘基《途中见去雁》诗:“昔与鴈同归,今来鴈北飞。殷勤祝过鴈,来往莫相违。”杨朔《三千里江山·不是尾》:“天空腾起更多小燕子,来往迴旋,每架后尾都拖着道白烟。”2.偏指来、到。唐刘长卿《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杖锡閒来往,无心到处禪。”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沧州瞽者刘君瑞,尝以弦索来往余家。”3.交际往来。《史记·吕不韦列传》:“﹝华阳夫人﹞从容言子楚质於赵者絶贤,来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