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卑下百川释义


【由】《廣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正韻》于求切,音猷。《廣韻》从也。《韻會》因也。《爾雅·釋詁》自也。《註》猶从也。《論語》觀其所由。《註》經也,言所經從。《禮·內則》由衣服飮食,由執事。《註》由,自也。《儀禮·士相見禮》願見無由達。《註》言久無因緣,以自達也。又《博雅》由,行也。《書·微子之命》率由典常,以蕃王室。《禮·經解》是故隆禮由禮,謂之有方之士。《疏》由,行也。又於也。《詩·大雅》無易由言。《箋》由,於也。又《博雅》由,用也。《書·盤庚》冲人非廢厥謀,弔由靈。《註》弔,至,由,用,靈,善也。

【卑下】1.低矮;低洼。《汉书·沟洫志》:“大川无防,小水得入,陂障卑下,以为污泽。”《汉书·沟洫志》:“赵、魏濒山,齐地卑下,作堤防去河二十五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夏水》:“县土卑下,泽多陂池。”元刘壎《隐居通议·封禅义》:“梁父者,泰山之支山,卑下者也。”2.低贱;低贱的人或职位。《吕氏春秋·审分》:“誉以高贤,而充以卑下;赞以洁白,而随以污德。”《史记·外戚世家》:“甚哉,妃匹之爱,君不能得之於臣,父不能得之於子,况卑下乎?”清曾国藩《复彭丽生书》:“或仅得之,而又屈居卑下,往往抑鬱不伸,以挫以去以死。

【百川】江河湖泽的总称。《诗·小雅·十月之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晋成公绥《大河赋》:“览百川之弘壮兮,莫尚美於黄河。”唐李白《公无渡河》诗:“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宋龚鼎臣《东原录》:“四瀆尊於百川,谓其发源而东,不假他水,直注於海也。”清冯桂芬《致李伯相书》:“河名大清,百川朝宗,美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