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官名更清释义


【因】〔古文〕《唐韻》於眞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眞切,音姻。《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又仍也,襲也。《論語》殷因於夏禮。《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又依也。《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又托也。《孟子》時子因子而以告孟子。又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又緣也。《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

【官名】的名称。《汉书·贾谊传》:“谊以为汉兴二十餘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后汉书·隗嚣传》:“政令日变,官名月易。”李贤注:“莽州郡官名改无常制,乃至岁復变更,一郡至五易名而还復其故,吏人不能纪也。”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称谓例》:“《礼记·祭义篇》:‘易抱龟南面。’郑注曰:‘易,官名。’按:此亦以事目其人,非必官名也。”2.正名,学名。宋唐积《歙州砚谱·匠手》:“周三名进昌。刘二无官名。朱三名明。”《西游记》第十八回:“我以相貌为姓,故姓猪,官名叫做猪刚鬣。”《儒林外史》第二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