萦回必中路释义


【萦回】盘旋往复。汉应瑒《驰射赋》:“尔乃縈回盘厉,按节和旋。”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诗:“繫舟接絶壁,杖策穷縈回。”元白朴《摸鱼子·七夕用严柔济韵》词:“彩楼瓜果祈牛女,蛛丝暗度。似抛掷金梭,縈回锦字,织就旧时句。”清龙启瑞《致冯展云书》:“然每念肫然见爱之诚,与殷然下问之意,未尝不縈回于中而不能自已也。”冰心《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有一件最难忘的事情,两个月来,一直在我脑子里萦回着。”同“縈回”。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若水》:“袁休明《巴蜀志》云:‘高山嵯峨,巖石磊落。倾侧縈迴,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路】《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音賂。《說文》道也。《註》徐鉉曰:道路,人各有適也。《釋名》路,露也。人所踐蹈而露見也。《周禮·夏官·合方氏》掌達天下之道路。《爾雅·釋宮》路,旅途也。《註》途卽道也。《又》一達謂之道路。《註》長道。又《爾雅·釋詁》路,大也。《詩·大雅》厥聲載路。《箋》是時聲音則已大矣。又車也。《詩·魏風》殊異乎公路。《傳》路,車也。《周禮·春官·巾車》王之五路。《註》王在焉曰路。《左傳·桓二年》大路越席。《註》大路,玉路,祀天車也。《疏》路訓大也。君之所在,以大爲號,門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