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风萧萧榻震动释义


【阴风】朔风;阴冷之风。南朝宋颜延之《北使洛》诗:“阴风振凉野,飞雪瞀穷天。”宋范仲淹《岳阳楼记》:“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明高明《琵琶记·张公遇使》:“青山古木何时了。断送人多少。孤坟谁与扫荒苔?连塚阴风吹送纸钱遶。”鲁迅《故事新编·起死》:“一阵阴风,许多蓬头的、秃头的、瘦的、胖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鬼魂出现。”2.隐含杀伐之气的风。唐杜甫《北征》诗:“阴风西北来,惨澹随回鶻。”唐李商隐《韩碑》诗:“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萧萧】1.象声词。常形容马叫声、风雨声、流水声、草木摇落声、乐器声等。《诗·小雅·车攻》:“萧萧马鸣,悠悠斾旌。”晋陶潜《咏荆轲》:“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唐刘长卿《王昭君歌》:“琵琶弦中苦调多,萧萧羌笛声相和。”宋王安石《试院中五绝句》之五:“萧萧疏雨吹檐角,噎噎暝蛩啼草根。”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之五:“云飘飘,水萧萧,一灯香火过闲宵。”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连琐》:“杨子畏,居于泗水之滨。斋临旷野,墙外多古墓,夜闻白杨萧萧,声如涛涌。”冰心《超人·离家的一年》:“月影下,树叶萧萧。”2.萧条

【榻】《唐韻》土盍切《集韻》《韻會》託盍切《正韻》託甲切,音塌。《說文》牀也。从冃从羽。《玉篇》牀狹而長謂之榻。《釋名》言鵪榻然近地也。《後漢·徐穉傳》蕃在郡不接賔客,惟徐穉來,特設一榻。又布名。《史記·貨殖傳》榻布皮革千石。《漢書·音義》榻布,白疊也。又叶他悅切,音近忒。《蘇軾·滕王閣詩》心驚魚龍會,目送鳧雁滅。使君東魯儒,府有徐孺榻。

【震动】1.震惊,惊动。《书·盘庚下》:“尔谓朕曷震动万民以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天下震动,诸侯惊骇。”宋司马光《论西夏札子》:“奋扬天威,震动沙漠。”浩然《艳阳天》第三章:“萧长春听到这个意外的消息,真有点被震动了。”2.受到外力影响而颤动。汉司马相如《上林赋》:“山陵为之震动,川谷为之荡波。”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冰心《我的邻居》:“一阵机关枪响之后,紧接着就是天坍地陷似的几阵大声,门窗震动。”3.比喻盛怒;威严。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上释皇乾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