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士子陷锋刃释义


【衣冠】衣和冠。古代士以上戴冠,因用以指士以上的服装。《管子·形势》:“言辞信,动作庄,衣冠正,则臣下肃。”《史记·孔子世家》:“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至于汉二百餘年不絶。”2.泛指衣着,穿戴。唐牛僧孺《玄怪录·元无有》:“未几至堂中,有四人,衣冠皆异,相与谈谐,吟咏甚畅。”明钱澄之《客祁门寓十王寺杂咏》:“颇羡村翁古,衣冠似汉年。”徐迟《入峡记》:“船上的人是和船只一样爱清洁,而且总是衣冠端正的。”3.专指礼服。包天笑《钏影楼回忆录·记青州府中学堂(二)》:“我穿了素服,没有衣冠,有所不便。

【士子】的美称,多指年轻人。《诗·小雅·北山》:“陟彼北山,言采其杞;偕偕士子,朝夕从事;王事靡盬,忧我父母。”毛传:“偕偕,强壮貌。士子,有王事者也。”郑玄笺:“朝夕从事,言不得休止。”2.士大夫官僚阶层。南朝梁沉约《奏弹孔稚珪违制启假事》:“臣闻禁宪有章,士子攸慎;守官有典,触网斯及。盖所以崇威阐法,下肃上尊。”3.学子;读书人。《北齐书·辛术传》:“天保末,文宣尝令术选百员官,参选者二三千人,术题目士子,人无谤讟,其所旌擢,后亦皆致通显。”唐杜甫《别董颋》诗:“士子甘旨闕,不知道里寒。”明叶宪祖《鸾鎞记·催

【陷】《唐韻》戸韽切《集韻》《韻會》《正韻》乎韽切,音。《說文》高下也。一曰陊也。《玉篇》墜入地也,沒也,隤也。《易·需彖》剛健而不陷。《史記·灌夫傳》戰常陷堅。又《魯語》子服景伯戒宰人曰:陷而入於恭。《註》猶失過也。 《玉篇》亦作錎。《集韻》同埳。《篇海》亦作。

【锋刃】等的尖端和刃口。借指兵器。《书·费誓》:“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礪乃锋刃。”三国魏曹丕《禁复私仇诏》:“民之存者,非流亡之孤,则锋刃之餘,当相亲爱。”明刘基《郁离子·螇螰》:“夫人飢则死,冻则死,不必皆以锋刃而后谓之杀之也。”鲁迅《华盖集·杂感》:“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2.比喻物体的边角锐利部分。宋何薳《春渚纪闻·金龙砚》:“须得美石有锋刃而不劌,如端溪石者,发其光彩,则尽善矣。”3.喻目光凶狠。明袁宏道《致徐汉明书》:“其人一瞻一视,皆具锋刃,以狠毒之心,而行慈悲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