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半妆、翠箔朱门释义


【半妆】半粧”。亦作“半妆”。1.半面妆。五代薛昭蕴《离别难》词:“半粧珠翠落,露华寒。”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载应不捷声价益振》:“蒋凝应宏辞,人称之曰:‘臼头花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宋张先《泛青苕》词:“归轩未至千家待,掩半妆翠箔朱门。”参见“半面粧”。2.谓薄饰。唐太宗《赋得花庭雾》诗:“兰气已熏宫,新蕊半妆丛。”

【翠】《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又《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又《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又《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又姓。《急就

【箔】《廣韻》傍各切《韻會》白各切,音薄。簾也。 通作薄、簿。

【朱门】贵族豪富之家。晋葛洪《抱朴子·嘉遯》:“背朝华於朱门,保恬寂乎蓬户。”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明李攀龙《平凉》诗:“惟餘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帝子家。”清吴伟业《芦州行》:“金戈铁马过江来,朱门大第谁能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