厖眉髽髻人释义


【厖眉】花白眉毛。形容人的老态。厖,通“尨”。《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厖眉耆耉之老,咸爱惜朝夕,愿济须臾。”李善注:“谓眉有白黑杂色。”《隋书·炀帝纪上》:“是以厖眉黄髮,更令收叙。”宋王安石《赠老宁僧首》诗:“秀骨厖眉倦往还,自然清誉落人间。”

【髽髻】头顶两旁或脑后的发髻。古时男女皆有,近代常为中老年妇女发型。《新唐书·南蛮传下·乌蛮》:“士多牛马,无布帛,男子髽髻,女人被髮,皆衣牛羊皮。”宋梅尧臣《武陵行》:“尨眉髽髻人,倏遇心颜喜。”清赵翼《蔡节妇》诗:“女流中有此鬚眉,髽髻当门隻手支。”郭澄清《大刀记》第一章:“这里边,有白须满胸的老爷爷,有梳着灰白髽髻的老奶奶。”典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