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言至善同一初释义


【徐言】。《吕氏春秋·精谕》:“徐言则不闻,疾言则人知之。”2.从容而言。《后汉书·刘宽传》:“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曰:‘羹烂汝手?’”3.犹缓言。缓气言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王利器集解引周祖谟曰:“考急言、徐言之説,见於高诱之解《吕览》、《淮南》……凡言急气者,皆细声字;凡言缓气者,皆洪音字。”

【至善】的办法、情况。《管子·幼官》:“至善不战,其次一之。”尹知章注:“用兵之善者,其唯不战乎!其次善者,虽战而号令一。”2.儒家谓人的道德修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朱熹集注:“言明明德,亲民,皆当至於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3.最好。太平天囯何震川《建天京于金陵论》:“建邦设都,必取至善之地。”

【同一】1.共一,合一;统一。《韩诗外传》卷五:“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章:“互相排斥的对立面,只能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为同一。”2.相同;同样。南朝宋张镜《观象赋》:“三极虽殊,妙本同一。”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由其不能学,所入遂异閭。”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二:“唐人五言絶句,往往入禪,有得意忘言之妙,与浄名默然、达磨得髓同一关捩。”艾青《旷野》诗:“却好象永远被同一的影子引导着,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漢

【初】〔古文〕《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又《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又《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