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徐逢路人释义


【徐徐】迟缓;缓慢。《易·困》:“来徐徐,困於金车。”高亨注:“徐徐,迟缓也。”汉桓宽《盐铁论·国疾》:“夫辩国家之政事,论执政之得失,何不徐徐道理相喻,何至切切如此乎?”前蜀李珣《女冠子》词:“对花情脉脉,望月步徐徐。刘阮今何处,絶来书。”杨朔《泰山极顶》:“如果说泰山是一大幅徐徐展开的青绿山水画,那么这幅画到现在才完全展开,露出画卷最精彩的部分。”2.安稳貌;宽舒貌。《庄子·应帝王》:“泰氏,其卧徐徐,其觉于于。”陆德明释文引司马彪云:“徐徐,安稳貌。”成玄英疏:“徐徐,宽缓之貌。”唐萧颖士《江有枫》诗之五:

【逢】《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又《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又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又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又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又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又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

【路人】上的行人。《尹文子·大道上》:“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宋苏轼《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上马上赋诗一篇寄之》:“路人行歌居人乐,僮僕怪我苦悽惻。”茅盾《虹》七:“路人的指目,愁雾样的谣诼。”2.喻指彼此无关的人。汉应劭《风俗通·愆礼·公车徵士豫章徐孺子》:“子琰宿有善名,在礼无违,儻见微闕,教诲可乎!如何儵忽,甚於路人?”晋陶潜《赠长沙公》诗序:“昭穆既远,以为路人。”曹禺《北京人》第一幕:“而曾霆和他的妻就一直是形同路人,十天半月说不上一句话。”古代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