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想他时百僚上释义


【悬想】1.挂念,远念。汉张芝《与府君书》:“前比得书,不遂而行,望远悬想,何日不懃?”北周庾信《拟咏怀》之十:“遥看塞北云,悬想关山雪。”宋苏轼《与王定国书》:“知到官无恙,自处泰然,顿慰悬想。”《红楼梦》第二八回:“前儿説的‘幸与不幸’之事,我昼夜悬想,今日一闻呼唤即至。”2.想象,猜想。《朱子语类》卷四五:“而今只管悬想説道一贯,却不知贯箇甚么。”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水莽草》:“又出指环,兼述女子情状,某悬想曰:‘此必寇三娘也。’”茅盾《子夜》七:“在胜负未决定的时候去悬想胜后如何进攻罢,那就不免太玄空。”

【他时】;往时。《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唐杜甫《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唐杜甫《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2.将来,以后。宋徐铉《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引《广德神异录·僧一行》:“唐开元十五年,一行禪师临寂灭,遗表云:‘他时慎勿以宗子为相,蕃臣为将。’”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辰、沅、靖州﹞诸蛮惟犵狑颇强习战鬭,他时或能为边患。”

【百僚】亦作“百寮”。百官。《书·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孔传:“僚、工,皆官也。”《后汉书·邓彪传》:“彪在位清白,为百僚式。”《新五代史·周太祖纪》:“文武百寮,六军将校,议择贤明,以承大统。”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群臣百寮,窥见此指,多言用兵。”张怀奇《颐和园词》:“云栏月树似南朝,斑扇当楼拥百僚。”一说,一种奴隶。郭沫若《奴隶制时代·关于中国古史研究中的两个问题》:“百僚的‘僚’分明是‘隶臣僚’的僚,是一种奴隶。”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