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哉二老削旧迹释义


【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昔。《說文》痛也。从心昔聲。《廣韻》悋也。《增韻》憐也,愛也。一曰貪也。又叶息約切,音削。《曹植·贈丁儀詩》思慕延陵子,寶劒非所惜。子其寧爾心,親交義不薄。

【二老】1.尊称同时或异代齐名的长者二人。(1)指伯夷、吕望。《孟子·离娄上》:“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汉扬雄《解嘲》:“昔三仁去而殷墟,二老归而周炽。”(2)指伯夷、叔齐。晋郭璞《登百尺楼赋》:“揖首阳之二老,招鬼谷之隐士。”唐陈子昂《梓州射洪县武东山故居士陈君碑》:“两龚不免於兰焚,二老不免於薇嘆。”(3)指老子、老莱子。《文选·孙绰〈游天台山赋〉》:“追羲农之絶轨,躡二老之玄踪。”李善注:“二老,老子老莱子也。”(4)指力牧、太山稽。唐刘复《游仙》诗:“二老佐轩辕,移戈戮蚩尤。”《艺文类聚》卷十一引《淮南

【削】《唐韻》《正韻》息約切《集韻》思約切,相入聲。《說文》鞞也。从刀,肖聲。一曰析也。《徐曰》今人音笑。刀之匣也。又《玉篇》刻治也。《增韻》刮削也。《詩·大雅》削屢馮馮。《註》牆成而削治重復也。又小侵也。《書·君》無倚法以削。又弱也。《孟子》魯之削也滋甚。又奪除也。《禮·王制》君削以地。又器名。《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爲削,長尺博寸,合六而成規。《註》今之書刀。《疏》古者未有紙筆,則以削刻字。至漢雖有紙筆,仍有書刀,是古之遺法也。又《集韻》仙妙切《正韻》蘇弔切,音笑。刀室也。《前漢·貨殖傳》質氏以酒削而鼎食。

【旧迹】亦作“旧跡”。亦作“旧蹟”。1.陈迹;遗迹。《后汉书·隗嚣传》:“今天水完富,士马最强,北收西河、上郡,东收三辅之地,案秦旧迹,表里河山。”唐杜甫《越王楼歌》:“君王旧跡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红楼梦》第三四回:“彩綫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2.引申为前人的规矩。明刘若愚《酌中志·累臣自叙略节》:“胸藏旧蹟,目无成法。”3.前人的或旧时的墨迹(指书画)。宋王谠《唐语林·识鉴》:“阎立本善画,至荆州视张僧繇旧跡。”宋沉括《梦溪笔谈·技艺》:“世之摹字者,多为笔势牵制,失其旧跡。须当横摹之,汎然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