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源掬水香释义


【溪】《廣韻》苦奚切《集韻》《韻會》牽奚切。與谿同。《說文》山瀆無所通者。又水註川曰谿。 《廣韻》或作磎。

【源】《廣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元。《說文》水泉本也。《禮·月令》爲民祈祀山川百源。《註》衆水始出爲百源。又水名。《水經注》沁水東與丹水合,水出上黨高都縣故城東北阜下,俗謂之源源水。又姓。《北魏書·源賀傳》禿髮傉檀之子賀入後魏,魏大武謂之曰:與卿同源,可爲源氏。 《韻會》本作厵,篆省作原。

【掬】《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六切,音菊。與匊同。兩手曰掬。《禮·曲禮》受珠玉者以掬。《疏》謂手中也。《左傳·宣十二年》舟中之指可掬也。又《詩詁》兩手曰臼,屈掌曰匊。又《小爾雅》掬,一升也。今俗謂兩手所奉爲一掬,則數合也。又《揚子·方言》離也。齊曰斯。燕之外郊,朝鮮洌水之閒曰掬。 《說文》在手曰匊。俗作掬。《廣韻》與同。《韻會》本作揈。《正字通》本作臼。

【水香】的气味香。唐李贺《月漉漉篇》:“秋白鲜花死,水香莲子齐。”宋苏轼《昔在九江与苏伯固唱和昨日又梦伯固手持乳香婴儿示予》诗:“水香知是曹溪口,眼浄同看古佛衣。”王文诰注引赵次公曰:“天监元年,有婆罗门智药者,南游至曹溪口,掬水闻香,云:‘此必胜地,可建道场。’”2.泽兰的别名。宋洪刍《香谱·兰香》:“一名水香,生大吴池泽,叶似兰,尖长有岐,花红白色而香,煮水浴以治风。”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泽兰》:“吴普《本草》一名水香,陶氏云亦名都梁,今俗通呼为孩儿菊,则其与兰草为一物二种,尤可证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