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宋诗 >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心折涕泗滂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一唐
拼音: xīn zhétì sìpāng

心折涕泗滂释义


【心折】。形容伤感到极点。南朝梁江淹《别赋》:“有别必怨,有怨必盈,使人意夺神骸,心折骨惊。”唐杜甫《秦州杂诗》之一:“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明史·文苑传三·高叔嗣》:“憔瘁婉篤,令人心折。”2.佩服。《明史·文苑传三·茅坤》:“坤善古文,最心折唐顺之。”清戴名世《唐允隆传》:“里中有争讼,必质允隆,片言立断,无不心折者。”茅盾《对于文坛的一种风气的看法》:“八年来出版的长篇小说,差不多读过十之七八,使我心折而欢喜者,凡三、四部。”

【涕泗】1.眼泪和鼻涕。三国魏阮籍《咏怀》之六二:“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南史·萧钧传》:“﹝萧钧﹞年七岁,出继衡阳元王,见高帝,未拜,便涕泗横流。”明孙梅锡《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清罗有高《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宋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参见“涕泗滂沱”。2.涕泪俱下,哭泣。汉扬雄《元后诔》:“新室文母太后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宋苏轼《白帝庙》诗:“迟回问风俗,涕泗閔兴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向士肃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其它诗句

我昔如汝长
壮志在四方
集贤给笔札
秉烛促夜装
平明出门去
振衣不傍徨
先君泫然泣
感我令我伤
先君顾我语
汝行勿断肠
他日汝养子
此悲会身当
老怀追陈迹
心折涕泗滂

相关高校推荐

约翰肯尼迪天主学校
帕洛玛学院
主教西伯理学院
西密歇根基督高中
圣德保罗中学

推荐阅读

归舟
凝香斋
深锁春光一院愁
有弟皆分散

可能你会感兴趣

寂寞凤栖叟
斯道苦难明
尝读唐实录
仙山路易通
宛丘之栩
行
还君明珠双泪垂
岁岁年年人不同
桃花一簇开无主
八月洞庭秋
名牧
掌中仙
未歌泪先垂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