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思避世为逋客释义


【寻思】思索;考虑。《后汉书·循吏传·刘矩》:“民有争讼,矩常引之於前,提耳训告,以为忿恚可忍,县官不可入,使归寻思。讼者感之,輒各罢去。”唐白居易《南池早春有怀》诗:“倚棹忽寻思,去年池上伴。”《三国志平话》卷上:“仲相低头寻思半晌,终不晓其意。”《古今小说·羊角哀舍命全交》:“角哀寻思:‘我若久恋,亦冻死矣;死后谁葬吾兄?’”《醒世姻缘传》第十八回:“晁大舍道:‘这是什么小事情么?可也容人慢慢的寻思。’”老舍《骆驼祥子》十六:“﹝祥子﹞一边走着一边寻思,莫非人和厂倒出去了?”漢

【避世】逃避尘世;逃避乱世。《庄子·刻意》:“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閒暇者之所好也。”《后汉书·儒林传上·洼丹》:“王莽时,常避世教授,专志不仕,徒众数百人。”唐李颀《渔父歌》:“避世长不仕,钓鱼清江滨。”续范亭《休养不到一年身体大进喜赋》诗:“休养非避世,山居如老僧。”

【逋客】1.逃离的人。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请迴俗士驾,为君谢逋客。”2.避世之人;隐士。唐司空图《光启丁未别山》诗:“此去不缘名利去,若逢逋客莫相嘲。”明唐寅《题画》诗:“只容逋客骑驴到,不许朝官引骑来。”清金农《重游王屋抵暮出山》诗:“学道苦云晚,取誚古逋客。”3.漂泊流亡的人;失意的人。唐白居易《读李杜诗集因题卷后》诗:“暮年逋客恨,浮世謫仙悲。”前蜀韦庄《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酒市多逋客,渔家足夜航。”《人民日报》1952.5.3:“他毅然去了,拍卖什物,在寂寞的海岛做了十九年的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