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蒙巾笥藏释义


【幸蒙】犹言承蒙。常用为客套语。晋陆机《园葵诗》:“幸蒙高墉德,玄景荫素蕤。”唐韩愈《贺雨表》:“微臣幸蒙宠任,获覩殊祥。”

【巾笥】1.即巾箱。唐刘禹锡《观市》:“在巾笥者织文及素焉,在几阁者彫彤及质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细焉。”宋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之一:“蒙不鄙弃,赠以瑰瑋,藏之巾笥,永以为好。”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卢纶》:“帝遣中使悉索其巾笥,得诗五百首进之。”参见“巾箱”。2.谓以巾包裹,藏入箱箧。《庄子·秋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唐柳宗元《龟背戏》诗:“庙堂巾笥非余慕,钱刀儿女徒纷纷。”

【藏】〔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又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又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又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又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 《說文》《漢書》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