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会君招携释义


【幸会】1.幸运遇合。南朝宋谢瞻《於安城答灵运》诗:“幸会果代耕,符守江南曲。”唐韩愈《答张籍书》:“及聆其音声,按其辞气,则有愿交之志,因缘幸会,遂得所图。”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李王二公书画》:“不图夤缘幸会,获庇所天。”2.好时会,好时运。《魏书·陆俟传》:“臣等邀逢幸会,生遇昌辰。”宋曾巩《襄州与交代孙欣启》:“惟事契之稠重,实愚冥之幸会。”3.敬辞。谓荣幸地会见。唐李商隐《可叹》诗:“幸会东城宴未迴,年华忧共水相催。”明陈汝元《金莲记·湖赏》:“[坡]此是琴操,如今就要为尼了。[佛]久闻久闻,幸会

【君】〔古文〕《唐韻》舉云切《集韻》《韻會》拘云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又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又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又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又子孫稱先

【招携】亦作“招擕”。1.招引尚未归心的人。《左传·僖公七年》:“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杜预注:“携,离也。”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悦近以怀远,修文以招携。”宋苏轼《邓义叔主客郎中王谔水部郎中制》:“通商惠农,水政为急,而招携柔远,宾客之事亦重矣。”2.安抚,招安。《魏书·安丰王猛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南朝陈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玉太尉书》:“凡诸部曲,竝使招携,投赴戎行,前后云集。”《周书·长孙俭传》:“因序梁国丧乱,朝廷招擕之意。”《隋书·宇文化及传》:“乃东北趣聊城

同王十三维偶然作十首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