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虚秀贯山腰释义


【西方】1.方位名。指太阳落下去的一边。《诗·邶风·简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晋傅玄《杂诗》:“清风何飘颻,微月出西方。”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玄宗时亢旱,禁中筑龙堂祈雨。命少监冯绍正画西方,未毕,如觉云气生梁栋间,俄而大雨。”2.犹西洋。指欧美各国。章炳麟《訄书·商鞅》:“故法家者流,则犹西方所谓政治家也,非胶於刑律而已。”郭沫若《星空·孤竹君之二子》:“我出国的时候,不知你的去向。但是我们对于西方的景仰,好像是我们先天的遗传。”3.指西方净土。唐杜甫《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诗:“重闻西方止观经,老

【虚】〔古文〕《唐韻》朽居切《集韻》《正韻》休居切,音噓。空虛也。又《易·繫辭傳》周流六虛。《註》六虛,六位也。《疏》位本無體,因爻始見,故稱虛也。又《大戴禮》虛土之人大。《註》虛,縱也。又孤虛。《史記·龜筴傳》日辰不全,故有孤虛。又星名。《書·堯典》宵中星虛。又姓。《通志·氏族略》虛氏。見《姓苑》。又虛無,山名。《顏氏家訓》柏人城東有一孤山,或呼爲虛無山。又《廣韻》去魚切,音祛。《說文》大丘也。《集韻》古者九夫爲井,四井爲邑,四邑爲丘,丘謂之虛。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會宋公于虛。《註》宋地。又水名。《前漢

【秀】《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息救切,音繡。榮也,茂也,美也,禾吐華也。《詩·大雅》實發實秀。○按《爾雅》云:禾謂之華,草謂之榮,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漢儒據此釋《詩》,遂以秀爲不榮而實。李巡曰:分別異名以曉人,故以英、秀對文,其實黍、稷皆先榮後實。《詩·出車篇》云黍稷方華。《生民篇》云實發實秀,是黍、稷有華亦稱秀也。此說甚是。《論語》明言不秀不實,秀實自不容混。朱子釋《論語》秀曰吐華,釋《生民》秀曰始穟。足正漢儒之誤。又凡草皆得言秀。《詩·豳風》四月秀葽。《禮·月令》孟夏苦菜秀。又三秀,

【贯】《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瓘。《說文》貫,錢貝之貫。《前漢·食貨志》京師之錢累百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又《博雅》穿也。《五經文字》旣穿曰貫。《易·剝卦》貫魚。《釋文》貫,穿也。《前漢·董仲舒傳》豈不同條共貫與。《註》貫者,聮絡貫穿。又中也。《儀禮·鄕射禮》不貫不釋。《註》貫,猶中也。又《穀梁傳·昭十九年》羈貫成童。《註》羈貫,謂交午剪髮以爲飾。又《晉書·文苑傳》架彼辭人,共超淸貫。《正字通》侍從之官曰淸貫。又姓。《姓氏急就篇》趙相貫高。《古音略》貫高之貫,音冠。又《博雅》累也。又《韻府》本貫

【山腰】山脚和山顶之间大约一半的地方。北周庾信《枯树赋》:“横洞口而欹卧,顿山腰而半折。”唐白居易《残暑招客》诗:“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迴。”《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一句话未完,只听得山腰里吱的一声骲头响箭,一直射在半空里去。”闻一多《初夏一夜的印象》诗:“贴在山腰下佝偻得可怕的老柏,拿着黑疲的拳头硬和太空挑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