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总师旅释义


【相公】1.旧时对宰相的敬称。《文选·王粲<从军诗>之一》:“相公征关右,赫怒震天威。”李善注:“曹操为丞相,故曰相公也。”唐韩愈《皇帝即位贺宰相启》:“相公翼亮圣明,大庆资始。”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始二》:“丞相称相公,自魏已然矣。”清吴伟业《咏拙政园山茶花》:“近年此地归相公,相公劳苦承明宫。”吴翌凤笺注:“按《日知録》:‘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2.泛称官吏。宋王□《道山清话》:“陈莹中云:‘岭南之人见逐容,不问官高卑皆呼为相公,想是见相公常来也。’”《水浒传》第二二回:“今早宋江出去走了一遭

【总】〔古文〕《廣韻》《正韻》作孔切《集韻》《韻會》祖動切,音摠。《說文》聚束也。《徐鉉曰》今俗作摠,非。《廣韻》合也,皆也。俗作惣。《書•伊訓》百官總巳。《左傳•僖七年》若總其罪人以臨之。《註》總,將領也。《前漢•揚雄傳》解扶桑之總轡。《註》總,結也。《屈原•離騷》紛總總其離合兮。《註》總總,猶繜繜,聚也。又《釋名》總,束髮也,總而束之也。《詩•齊風》總角丱兮。《疏》總聚其髮,以爲兩角。《儀禮•喪服》總六升。《註》總六升者,首飾象冠。又禾稾曰總。《書•禹貢》百里賦納總。《疏》總者,總下銍秸禾穗與稾,總皆送之。

【师旅】1.师、旅为古代军队编制。《诗·小雅·黍苗》:“我徒我御,我师我旅。”郑玄笺:“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后因用以指军队。《诗·大雅·常武》:“左右陈行,戒我师旅。”《史记·货殖列传》:“然迫近北夷,师旅亟往,中国委输,时有奇羡。”唐赵元一《奉天录》卷一:“国家有事东郊,徵涇原师旅,衔命赴难。”柳亚子《吊刘烈士炳生》诗:“何时北伐陈师旅,拨尽阴霾见太阳。”2.指战事。《汉书·昭帝纪赞》:“承孝武奢侈餘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魏书·安丰王延明传》:“频经师旅,人物凋弊。”唐陆贽《奉天请罢琼林大盈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