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衣晴曳碧天霞释义


【舞】〔古文〕《唐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正韻》罔古切,音武。《說文》舞樂也。《玉篇》足相背也。《周禮·春官·樂師》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左傳·隱五年》夫舞,所以節八音而行八風。《前漢·高帝紀》軍中無以爲樂,請以劒舞。又鍾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銑閒謂之于,于上謂之鼓,鼓上謂之鉦,鉦上謂之舞。《註》此四名者,鍾體也。又變弄也。《前漢·張湯傳》舞文巧詆。《又》舞知以御人。又官名。《周禮·地官》有舞師。又地名。《戰國策》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前漢

【晴】《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無雲也。《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又《韻補》叶慈良切。《張籍·祭韓愈詩》公因同歸還,居處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又《說文》夝,雨而夜除星見也。《註》今俗作晴,非。

【曳】《唐韻》余制切《集韻》《韻會》以制切,音跇。《說文》臾曳也。《易·睽卦》見輿曳,其牛掣。《詩·唐風》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儀禮·士相見禮》執玉者則唯舒武,舉前曳踵。又河名。《類篇》西戎有河名曳咥。 《說文》作曳。曳字从臼作。

【碧天】青天;蓝色的天空。晋王羲之《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緑水滨。”唐薛用弱《集异记·蔡少霞》:“碧天虚旷,瑞日瞳矓。”前蜀毛文锡《巫山一段云》词:“雨霽巫山上,云轻映碧天。”清陈维崧《满路花·荷珠》词:“惆悵迴船,碧天早掛明镜。”朱自清《荷塘月色》:“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