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岿不平释义


【遗址】“遗阯”。指年久被毁的建筑物所在的地方。晋王嘉《拾遗记·前汉下》:“今臺无遗址,沟池已平。”唐刘禹锡《山阳城赋》序:“山阳故城,遗址数雉,四百之运,终於此墟。”宋梅尧臣《和刘原父舍人乐郊诗》:“旧池堙犹窳,遗址岿不平。”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京师广安门内慈仁寺,乃古双松寺遗阯。”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二章:“北磨石岔一条小溪旁边,有一座茅棚的遗址。”典

【岿】《廣韻》《集韻》丘追切《韻會》區韋切,音蘬。《爾雅·釋山》小而衆,巋。《疏》言小山而衆叢萃羅列者名巋。《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巋穹崇。《註》高大貌。又上聲。《廣韻》丘誄切《集韻》《韻會》《正韻》苦軌切,音樻。義同。又去聲。《集韻》丘愧切,音喟。巋然,獨貌。《莊子·天下篇》巋然有餘。

【不平】1.不均平;不公正。《诗·小雅·节南山》:“昊天不平,我王不寧。”郑玄笺:“责三公之不均平,不如山之为也。”《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为天下宰,不平。”《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仙芝妄号‘大将军’,檄诸道,言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许杰《放田水》二:“天地间不平的事情,每每是这个样子。”2.指不公正的事或人。唐司空图《冯燕歌》:“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已为不平能割爱,更将身命救深冤。”明陶宗仪《辍耕录·扶箕诗》:“杀尽不平方太平。”沙汀《航线》:“波涛汹涌着,血和火汹涌着,好象就要吞灭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