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当月望释义


【未央】1.未半。《诗·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朱熹集传:“央,中也。”《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阴以壙久兮,惜蕃华之未央。”颜师古注:“未央,犹未半也。言年岁未半而早落蕃华,故痛惜之。”宋苏轼《竹间亭小酌怀欧阳叔弼季默》诗:“盎盎春欲动,瀲瀲夜未央。”柔石《别》:“夜未央,人声寥寂……于是青年叫了一叫,含糊地问:‘什么时候?’‘十一点四十五分,离半夜只差一刻。’”2.不久,不远。《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絶灭。”王冰注:“央,久也,远也

【当月】;同一月。《北史·齐简平王浚传》:“初,神武纳浚母,当月而有孕。”如:这个月的任务,当月中旬就已完成了。

【望】〔古文〕《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又《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又《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又《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又責望。又怨望。又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又《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