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棱慑沙漠释义


【威棱】“威棱”。威力;威势。《汉书·李广传》:“是以名声暴於夷貉,威稜憺乎邻国。”王先谦补注:“《广韵》:‘稜,俗棱字。’《説文》:‘棱,柧也。’《一切经音义》十八引《通俗文》:‘木四方为棱。’人有威,如有棱者然,故曰威稜。”《梁书·武帝纪上》:“旍麾所指,威稜无外,龙驤虎步,并集建业。”宋王禹偁《云州节度使加使相麻》:“其有威稜却敌,勇毅安边,式旌善战之功。”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故自乌拉削平,而后威棱薄海表。”郭沫若《史学论集·惠施的性格与思想》:“当时离三代神道设教的时代未远,一切天地间的自然现象都是上

【慑】《廣韻》之涉切《集韻》《韻會》質涉切,音讋。《說文》失氣也。从心聶聲。一曰服也,怖也。或作。《禮·曲禮》則志不懾。《荀子·不苟篇》憂則挫而懾。又《集韻》失涉切,音攝。懾慴,恐懼也。 《集韻》或作。

【沙漠】幕”。指地面完全为沙所覆盖,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三国魏阮籍《为郑冲劝晋王笺》:“前者明公西征灵州,北临沙漠。”北周庾信《周柱国大将军纥于弘神道碑》:“祁连犹远,即受冠军之侯;沙幕未开,元置长平之府。”唐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诗:“羞作济南生,九十诵古文。不然拂剑起,沙漠收奇勋。”何永鳘《戈壁滩上的探矿队》:“咱们应当改变一般人对沙漠的解释。沙漠不光是沙子微颗的集合体,而且是丰富资源的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