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妨偃蹇且全身释义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妨】《廣韻》《集韻》敷方切《正韻》敷房切,音芳。《說文》害也。一曰礙也。《隋書·太子勇傳》數被讒毀,歎曰:我大覺身妨。又敷亮切,音訪。《韓愈·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軒然大波起,宇宙隘而妨。巍峩拔嵩華,騰躍較健壯。

【偃蹇】1.高耸貌。《楚辞·离骚》:“望瑶臺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王逸注:“偃蹇,高貌。”唐杨炯《青苔赋》:“借如灵山偃蹇,巨壁崔巍,画千峰而锦照,图万壑而霞开。”清戴名世《游天台山记》:“大石偃蹇负土出,长广数十丈。”2.高举貌。《文选·枚乘<七发>》:“旌旗偃蹇,羽旄肃纷。”吕向注:“偃蹇,高貌。”唐韩愈《丰陵行》:“清风飘飘轻雨洒,偃蹇旌斾卷以舒。”3.骄傲,傲慢。《左传·哀公六年》:“彼皆偃蹇,将弃子之命。”杜预注:“偃蹇,骄敖。”《后汉书·文苑传·赵壹》:“偃蹇反俗,立致咎殃。”李贤注:“偃蹇,骄慠

【且】〔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又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全身】1.保全生命或名节。《诗·王风·君子阳阳序》:“君子遭乱,相招为禄仕,全身远害而已。”三国吴张悛《为吴令谢洵求为诸孙置守冡人表》:“若使羽位承前绪,世有哲王,一朝力屈,全身从命,则楚庙不隳,有后可冀。”北宋王禹偁《四皓庙碑》:“是知先生之出,非独谋汉也,实将救时也。先生之退,非独全身也,亦将矫世也。”《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适间这位贵友,途路之中,如此轻薄无状,岂是个全身远害的君子。”2.整个身体。茅盾《子夜》三:“她用一个脚尖支持着全身的重量,在那平稳光软的弹子台的绿呢上飞快地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