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净天光入释义


【潭】《唐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水名。《說文》水出武陵鐔成玉山。又深也。《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又州名。《廣輿記》長沙府,隋唐曰潭州。又《集韻》《正韻》徐心切,音尋。旁深也。與潯同。《揚雄·解嘲》或橫江潭而漁。又《集韻》《正韻》夷針切,音淫。浸潭,與浸淫同。《司馬相如·上林賦》浸潭促節。《漢書》作浸淫。又《廣韻》《集韻》以荏切,音。潭濼,水動搖貌。或作藫。又《集韻》忍甚切,音荏。義同。漢典考證:〔《說文》水出武陵潭成玉山。〕 謹照原文潭改鐔。 考證:〔《說文》水出武陵潭成玉山。〕 謹

【净】《唐韻》楚耕切《集韻》初耕切,音琤。冷貌。

【天光】1.自然的智慧之光。《庄子·庚桑楚》:“宇泰定者,发乎天光。”成玄英疏:“其发心照物,由乎自然之智光。”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至汤,体长专小……性长於天光,质易纯仁。”宋黄庭坚《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身闲閲世故,宇静发天光。”2.日光;天空的光辉。《左传·庄公二十二年》:“有山之材,而照之以天光,於是乎居土上,故曰‘观国之光,利用宾於王’。”唐李白《狱中上崔相涣》诗:“羽翼三元圣,发辉两太阳。应念覆盆下,雪泣拜天光。”清黄鷟来《雨晴游弘济寺访蒲庵和尚》诗:“谷口噏天光,双树如拱揖。”《

【入】《唐韻》人執切《集韻》《韻會》日汁切《正韻》日執切,任入聲。《說文》內也。《玉篇》進也。《禮·少儀》事君,量而後入。《檀弓》孟獻子比御而不入。《註》言雖比次婦人之當御者,猶不入寢也。又《春秋·隱二年》莒人入向。《定六年》於越入吳。《傳》造其國都曰入,弗地曰入。《註》謂勝其國邑,不有其地也。入者,逆而不順,非王命而入人國也。又《廣韻》納也,得也。又《增韻》沒也。又《楞嚴經》六入謂六塵,卽眼入色,耳入聲也。又《敎坊記》每日常在天子左右爲長入。漢典考證:〔《檀弓》孟子比御而不入。〕 謹照原書孟子改爲孟獻子。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