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相规模今历历释义


【唐】〔古文〕啺《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郎切,音堂。《說文》大言也。从口庚聲。《莊子·天下篇》荒唐之言。又《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瑉玉旁唐。《註》郭璞云:旁唐,盤薄。又國名。《玉篇》堯稱唐者蕩蕩,道德至大之貌。《書·五子之歌》惟彼陶唐,有此冀方。《疏》韋昭云:陶,唐皆國名,猶湯稱殷商也。○按書傳皆言堯以唐侯升爲天子,不言封於陶唐。陶唐二字,或共爲地名,未必如昭言也。又《詩·唐風疏》唐者,成王母弟叔虞所封其地,帝堯夏禹所都之墟,漢曰太原郡。又漢縣名。《前漢·地理志》中山國唐縣。《註》故堯國也,唐水在西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规模】摹”。亦作“规橅”。1.制度;程式。汉张衡《东京赋》:“是以西匠营宫,目翫阿房,规摹踰溢,不度不臧。”《魏书·地形志上》:“《夏书·禹贡》,周氏《职方》,中画九州,外薄四海,析其物土,制其疆域,此盖王者之规模也。”唐韦瓘《留题桂州碧浔亭》诗:“轮奂未成绳墨在,规模已壮閌閎高。”明归有光《题<洪武京城图志>后》:“信分裂偏安之跡,与混一全盛之规橅,逈别如此。”2.范围;场面;气势。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山谷下》:“如东坡、太白诗,虽规摹广大,学者难依,然读之使人敢道,澡雪滞思,无穷苦艰难之状,亦一助也。

【今】《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居吟切,音金。《說文》是時也。《廣韻》對古之稱。《詩·召南》迨其今兮。《毛傳》今,急辭也。《朱傳》今,今日也。不待吉也。又《圓覺經》無起無滅,無去來今。《註》謂過去見在未來三世。又《韻補》叶居靑切,音京。《詩·周頌》有椒其馨,胡考之寧。匪且有且,匪今斯今。又叶居良切,音姜。《易林》庭爎夜明,追古傷今。陽弱不制,隂雄坐房。 从亼會意。,古文及字。巳往爲古,逮及爲今。

【历历】《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众星何歷歷。”唐杜甫《历历》诗:“歷歷开元事,分明在眼前。”宋孔平仲《月夜》诗:“更登高处望,歷歷见湖山。”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桂庵》:“景物歷歷,如在目前。”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三章六:“两岸的风物都历历如画。”2.逐一,一一。唐韩愈《送李正字归》诗:“歷歷余所经,悠悠子当返。”明高启《门有车马客行》:“对案未能食,歷歷问桑梓。”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三:“善饮者歷歷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札记·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