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含笑入帘来释义


【太真】混沌之气。《文选·傅毅<舞赋>》:“啟太真之否隔兮,超遗物而度俗。”李善注:“太真,太极真气也。”《子华子·阳城胥渠问》:“太真剖割,通之而为一,离之而为两,各有精专,是名阴阳。”2.仙女名。《云笈七籤》卷九八:“太真夫人者,王母之小女也。年可十六七,名婉罗,字勃遂。”3.唐杨贵妃号。《旧唐书·后妃传上·玄宗杨贵妃》:“时妃衣道士服,号曰‘太真’。”唐罗隐《牡丹》诗:“日晚更将何所似,太真无力凭栏干。”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鶯鶯﹞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明杨珽《龙膏记·邪萌》:“丰

【含笑】笑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周僕射雍容好仪形,诣王公,初下车,隐数人,王公含笑看之。”唐杜甫《丹青引》:“至尊含笑催赐金,圉人太僕皆惆悵。”《红楼梦》第四八回:“只见他(香菱)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张恨水《啼笑因缘》第二十回:“何丽娜含笑相迎,就给他斟了一杯茶,安下座位。”2.花名。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一:“﹝丁晋公﹞晚年诗笔尤精,在海南篇咏尤多,如‘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尤为人所传诵。”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驾幸琼林苑》:“其花皆素馨、末莉、山丹、瑞香、含笑、射香等闽、广、

【入帘】考试时阅卷官进入试院履职谓之“入帘”。其在考试期间不得外出。《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鲜于同为八月初七日看了蒯公入帘,自谓遇合十有八九。”明沉德符《野获编·科场一·考官争席》:“﹝李东阳﹞为太常少卿时,典弘治癸丑会试,时耿文恪岳以礼部尚书知贡举,初入帘大宴,与争席,有违言。”2.指担任科举阅卷官。清李渔《怜香伴·帘阻》:“如今会场伊邇,若论资俸,下官也该入帘。”《儒林外史》第六回:“因汤父母前次入帘,都取中了些‘陈猫古老鼠’的文章,不入时目,所以这次不曾来聘。”清恽敬《与邓过庭》:“今年秋闈,敬不料

【来】〔古文〕徠《廣韻》落哀切《集韻》《韻會》《正韻》郞才切,賴平聲。至也,還也,及也。《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又《公羊傳·隱五年》公觀魚於棠,登來之也。《註》登讀爲得,齊人謂求得爲登來。又玄孫之子曰來孫。又麥名。《詩·周頌》貽我來牟。《前漢·劉向傳》作飴我釐麰。亦作。又呼也。《周禮·春官》大祝來瞽令臯舞。又姓。又《集韻》洛代切,音賚。撫其至日來。《孟子》放勳曰:勞之來之。又叶鄰奚切,音離。《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素問》恬澹虛無,眞氣從之。精神守內,病安從來。又叶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