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席俯谈筵释义


【台席】取象三台,故称宰相的职位为台席。唐姚合《和门下李相饯西蜀相公》:“计日归台席,还听长乐鐘。”《资治通鉴·唐敬宗宝历元年》:“奇章公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胡三省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李沆后入,在易简下。及沆参政,乃以易简为承旨,锡賚与参政等。帝意欲遵旧制,且俟稔其名望,乃正台席。”

【俯】《廣韻》方矩切《集韻》匪父切,音府。俛也。《禮·樂記》執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又》進俯退俯。《註》曲也,不齊一也。《禮·月令》季秋之月,蟄蟲咸俯,在內皆墐其戸。又通府。《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於已也。《註》府俯通。 《韻會小補》古音流變,字亦隨異。如俯仰之俯,本作頫,或作俛,今皆作俯。而頫音兆,俛音免,不復音俯矣。漢典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考證:〔《荀子·非相篇》府然若渠堰櫽括之已也。〕 謹照原文已上增於字。

【谈筵】犹谈席。《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书幌空帐,谈筵罢设。”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慈衿密洞,散明月於谈筵;智鍔相辉,化繁霜於宝刃。”《旧唐书·姚珽传》:“所冀讲席谈筵,务尽忠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