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墙篆必鞔释义


【苔】《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

【墙】俗牆字。

【篆】《唐韻》《廣韻》持袞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柱兗切,音瑑。《集韻》篆書也。《尚書·序疏》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及新莽居攝,使大司空甄豐等校文書之部,時有六書,三曰篆書,卽小篆,下杜人程邈所作。五曰繆篆,所以摹印。《法書攷》大篆者,周史籀所作也。或曰柱下史始變古文,或同或異,謂之篆。篆者,傳也,傳其物理,施之無窮,《漢·藝文志》《史籀》十五篇是也。以史官製之,用之敎授,謂之史書,凡九千字。小篆者,秦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天下行之。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

【鞔】《唐韻》母官切《集韻》莫官切,音瞞。《說文》履空也。又覆也。《註》徐鍇曰:履空,猶言履也。《廣韻》鞔,靴履。《呂氏春秋》南家工人也,爲鞔者也。又《爾雅·釋器疏》靶謂鞔也。又《集韻》武遠切,音晚。義同。又母本切,音。煩也。本作懣。或作、。《呂氏春秋》味衆珍則胃充,胃充則中大鞔。漢典考證:〔《呂氏春秋》南家工人也。爲鞔百也。〕 謹照原文鞔百也改鞔者也。 考證:〔《呂氏春秋》南家工人也。爲鞔百也。〕 謹照原文鞔百也改鞔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