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裳玉辔红霞幡释义


【苔】《唐韻》徒哀切《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蘚也。《淮南子註》靑苔,水垢也。《陸龜蒙·苔賦》高有瓦苔,有澤葵,散岩竇者曰石髮,補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水曰陟釐。《述異記》苔,又名重錢,呼爲宣蘚,南人呼爲姤草。 《集韻》亦作菭。

【裳】《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正韻》陳羊切,音常。《說文》下帬也。《釋名》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詩·邶風》綠衣黃裳。《禮·曲禮》暑無褰裳。《揚子·方言》惜乎衣未成而轉爲裳也。《集韻》本作常。

【玉辔】缰绳。唐陈陶《巫山高》诗:“飘颻丝散巴子天,苔裳玉轡红霞幡。”2.借指马。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二七出:“念奴爹行三世簪缨裔,如今与望英贤停玉轡。”

【幡】《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音翻。《說文》幡,書兒拭觚布也。《徐鉉曰》觚,八棱木,於上學書已,以布拭之。今俗呼幡布,內則所謂帉帨是也。又《集韻》一曰幟也。《崔豹古今注》信幡,古之幑號也,所以題表官號以爲符信,故謂爲信幡也。《前漢·鮑宣傳》宣坐大不敬下獄,博士弟子王咸舉幡太學下,曰:欲救鮑司隷者會此下。又三幡。《孫綽·遊天台賦》泯色空以合跡,忽卽有而得。釋二名之同出,消一無於三幡。《註》三幡,色一也,色空二也,觀三也。言三幡雖殊,消令爲一,同歸于無也。郤敬輿與謝慶緒書論三幡義,曰:近論三幡諸人,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