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雨凝结释义


【岁】〔古文〕亗《唐韻》相銳切《集韻》須銳切,音帨。《釋名》歲,越也,越故限也。《白虎通》歲者,遂也。《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書·洪範》五紀,一曰歲。《傳》所以紀四時。《又》王省惟歲。《傳》王所省職,兼總羣吏,如歲兼四時。又星名。《爾雅·釋天》唐虞曰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郭註》歲,取歲星行一次也。《疏》按《律歷志》分二十八宿爲十二次,歲星十二歲而周天,是年行一次也。《周禮·春官》馮相氏掌十有二歲。《又》保章氏以十有二歲之相,觀天下之妖祥。《疏》此太歲在地,與天上歲星相應而行。歲星右行於天,一歲移一

【暮雨】傍晚的雨。宋柳永《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许地山《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

【凝结】1.气体变为液体或液体变为固体。《淮南子·原道训》:“所谓后者,非谓其底滞而不发,凝结而不流,贵其周於数而合於时也。”高诱注:“凝,如脂凝也。”五代齐己《贺雪》诗:“上清凝结下乾坤,为瑞为祥表致君。”《朱子语类》卷四五:“想初间地未成质之时,只是水,后来渐渐凝结。”侯金镜《漫游小五台·峰回路转》:“﹝潭水﹞像一块正在凝结的玉,澄澈而看不见底。”2.纠结;集聚。晋葛洪《抱朴子·行品》:“临凝结而能断,操绳墨而无私者,干人也。”元赵孟頫《赋张秋泉真人所藏研山》诗:“千巖万壑来几上,中有絶涧横天河。粤从混沌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