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歙砚与裴唐卿注释


【登瀛洲】比喻士人得到荣宠,如登仙界。唐李肇《翰林志》:“唐兴,太宗始於秦王府开文学馆,擢房玄龄、杜如晦一十八人,皆以本官兼学士,给五品珍膳,分为三番更直宿於阁下,讨论坟典,时人谓之‘登瀛洲’。”《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士大夫得预其选者,时人谓之‘登瀛洲’。”胡三省注:“自来相传海中有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人不能至,至则成仙矣,故以为喻。”亦省作“登瀛”。宋刘克庄《哭毛易甫》诗:“垂二十年犹入幙,后三四榜尽登瀛。”清沙张白《再来诗谶记》:“苟昧夙因,即年少登瀛,皆侥倖耳。”
【献可替否】进献可行者,废去不可行者。谓对君主进谏,劝善规过。亦泛指议论国事兴革。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后汉书·胡广传》:“君以兼览博照为德,臣以献可替否为忠。”前蜀贯休《行路难》诗:“或偶因片言隻字登第光二亲,又不能献可替否航要津。”《明史·刘宗周传》:“今日当……以庶政归部、院,以献可替否予言官。”亦省作“献替”、“献可”。汉蔡邕《幽冀二州刺史久缺疏》:“官以议为名,职以身为贵,智浅谋漏,无所献替。”晋陆云《言事者启使复校诸官财用启》:“臣备位大臣,职在献可,苟有管见,敢不尽规。”孙中山《建国方略·民权初步》:“报告当用简单明白之言辞,有时须陈己见者,则统结以献替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