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郭柑垂荫释义


【四】〔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郭】〔古文〕《唐韻》《正韻》古博切《集韻》《韻會》光鑊切,音椁。《廣韻》內城外郭。《釋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白虎通》所以必立城郭者,示有固守也。又《正韻》國名。《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公羊傳》赤者何,蓋郭公也。又姓。《玉篇》王季之後,亦曰虢叔之後。《正字通》郭之有虢音者,周文王季第封于虢,或稱郭公,因爲氏。《春秋傳》:攻虢則虞救之。《公羊》作郭,《左》《穀》《孟子》作虢,異字轉音相近也。又《五音集韻》苦郭切。與廓同。漢典考證:〔《春秋·莊二十四年》赤歸于曹郭公。《穀梁傳》赤者何,蓋郭公也。

【柑】《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沽三切,音甘。果名。《南方草木狀》橘屬,滋味甘美特異者也。《唐書·蕭嵩傳》荆州進黃柑。《韓彥直·橘錄》柑別種有八,而乳柑推第一。又通甘。《司馬相如·上林賦》黃甘橙楱。又《集韻》《韻會》同鉗。以木銜馬口也。《公羊傳·宣十四年》柑馬而秣之。《前漢·五行志》畏柑口。

【垂】〔古文〕《唐韻》《集韻》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又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又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又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

【荫】《唐韻》《集韻》《韻會》於禁切,音廕。《說文》草隂地。《徐曰》草所庇也。《荀子·勸學篇》樹成蔭而衆鳥息焉。《呂氏春秋》松柏成而塗之人已蔭矣。又日景也。《左傳·昭元年》趙孟視蔭。又通廕。《左傳·文九年》本根無所庇廕。又《韻會》通作隂。《詩·大雅》旣之隂女。又《左傳·文十七年》鹿死不擇音。《註》音同蔭。《杜云》所茠蔭之處。古字借用。又《集韻》於金切,音隂。草木蔭翳也。《班固·西都賦》茂樹蔭蔚。 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