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鸿声切释义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10月23日或24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般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国语·周语中》:“火见而清风戒寒。”三国吴韦昭注:“谓霜降之后,清风先至,所以戒人为寒备也。”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五章:“论节气,还不到霜降,这里已经下了好几场霜。”

【鸿声】鸣叫的声音。唐武元衡《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诗:“萤影疏帘外,鸿声暗雨中。”唐张仲素《秋思》诗之二:“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2.大声;高声。汉焦赣《易林·困之离》:“鸿声大视,高举神化。”《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臚”颜师古注引汉应劭曰:“郊庙行礼讚九宾,鸿声臚传之也。”3.大名声。晋郭璞《赠潘尼》诗:“擢颖盖汉阳,鸿声骇皇室。”唐韩愈《嘲鲁连子》诗:“高拱禪鸿声,若輟一盃水。”明高启《送樊参议赴江西参政序》:“鸿声伟绩,足以焜燿不朽者,啟尚当执笔而嗣书焉。”

【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千結切,音竊。《說文》刌也。从刀,七聲。《廣韻》割也,刻也。《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註》治骨器。《禮·內則》聶而切之爲膾。又迫也,急也。《禮·禮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積漸敬愼,不敢偪切也。又愨實也。《後漢·馮衍傳》明君不惡切愨之言。又《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註》師古曰:切,要也。又《史記·扁鵲傳》不待切脈。《註》切,按也。又《韻會》譏切也,剴切也。又《韻會》反切。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又《前漢·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