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韦编不置释义


【手】〔古文〕《唐韻》書九切《集韻》《韻會》《正韻》始九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又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又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又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又叶矧視切,音

【韦编】用竹简书写,用皮绳编缀称“韦编”。《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絶。”后以“韦编”借指《易》。唐杨炯《<王勃集>序》:“每览韦编,思弘大《易》。”唐许浑《元处士自洛归宛陵山居》诗:“紫霄峯下絶韦编,旧隐相如结韈前。”自注:“元君旧隐庐山学《易》。”2.泛指古籍。唐周弘亮《除夜书情》诗:“还伤知候客,花景对韦编。”明陈汝元《金莲记·慈训》:“今汝萤火曾亲,蠹书堪读,可将玉管,从事韦编。”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始点漆於韦编,继操刀於简版。”参见“韦编三絶”。

【不置】不安放。《史记·周勃世家》:“上居禁中,召亚夫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箸,亚夫心不平。”2.不舍;不止。三国魏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新唐书·狄仁杰传》:“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詰,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侍郎一一奏知,孝宗称嘆不置。”沙汀《淘金记》第九章:“大家都在羡慕不置的时候,么长子站起来了。”3.犹不德。谓不自以为有德。《大戴礼记·文王官人》:“有知而不伐,有施而不置。”汪照注补:“置,当读如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