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家泣血膏腴释义


【十万】。一百个千。用以形容数量极多。《孟子·公孙丑下》:“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欲富乎?”唐杜甫《渔阳》诗:“繫书请问燕耆旧,今日何须十万兵?”宋陆游《好事近》词:“驱退睡魔十万,有双龙苍璧。”陈毅《梅岭三章》诗之一:“此去泉臺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汉

【家】〔古文〕《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又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又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又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又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

【泣血】1.无声痛哭,泪如血涌。一说,泪尽血出。形容极度悲伤。《易·屯》:“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宋欧阳修《皇祐四年与韩忠献王书》:“某叩头泣血,罪逆哀苦,无所告诉。”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愿我国民,从兹勿忘此弥天之耻辱可耳。泣血陈辞,不知所云。”2.指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晋书·王敦传》:“闻之惶惑,精神飞散,不觉胸臆摧破,泣血横流。”

【膏腴】1.谓(土地)肥沃。《战国策·赵策四》:“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晋左思《吴都赋》:“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宋司马光《药圃》诗:“三蜀膏腴地,偏於药物宜。”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因为是广阔的盆地,而且是膏腴的盆地,所以从古以来四川号称为‘天府雄区’。”2.谓食物肥美。亦指肥美的食物。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凡养生之具,岂间定实,或以膏腴夭性,有以菽藿登年。”《南史·曹武传》:“僕妾蔬食,膳无膏腴。”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以白晳者、柔脆者、膏腴者,充魔王食,以

【双调】蟾宫曲 西湖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