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歌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近/反义词
造句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宋诗
> 绍兴圣孝感通诗
上一卷
下一卷
宋有天下,逮乎八世。猛敌横生,侵欲不忌。尧汤水旱,文景菑异。数则使然,岂人攸墍。皇帝承统,甚武且仁。内销奸孽,外备殊邻。寖明寖昌,师武臣力。抵掌含怒,日思奋殛。皇帝曰咨,咨女将臣。慎守疆场,以保吾民。敌来则御,折北勿追。姑修吾德,以待所归。人亦有言,投鼠忌器。矧彼狡焉,吾亲是质。彼兵攸恃,我则德攻。靡以岁月,徼天之衷。彼虽刚戾,不可扰驯。我视其欲,以舒吾仁。始我有众,公卿庶士。谓彼悍骄,庸知德义。苟有诚信,金石为开。豚鱼之孚,惟道之怀。有唐睿真,亟诏求访。恻怛之诚,宁甘百誷。皇帝曰咨,予由是心。彼虽我诈,我惟尔忱。孝悌之至,神明可通。惟彼不信,天诱其衷。行人是来,言弃旧恶。我奉慈母,归御长乐。八月甲子,至行在所。天子在所,天子郊迎,其从如雨。老稚仰观,踊跃呼舞。卿士相趋,肃穆伛偻。天地感通,发祥颓祉。卿云郁兴,轮囷离诡。屏翳不惊,川后静波。云飞渊咏,讙声相和。玉虬沛艾,芝盖穹崇。千乘雷动,万骑风从。天子是侍,如长乐宫。渤澥为杯,华嵩为豆。举烽行炙,撞钟命酒。既劳王爵,下逮奔走。万岁称觞,献太母寿。敷天之庆,周浃寰宇。薄海内外,无或失所。皇帝之孝,振古曷遇。壑算无疆,永作民主。人无疾疠,田多稷黍。兵革不试,四夷款附。大母万年,康强燕豫。皇帝之孝,莫与比德。锡羡无疆,子孙千亿。莞簟发祥,开统拓迹。嶷嶷岐岐,诜诜翼翼。有绿其车,有赤其舄。太母万年,含饴燕息。始归太母,小大具疑。谓将我廷,胡宁以归。皇帝之孝,先定不易。爰有廷臣,协比我德。有赞其决,无贰其心。指期待蔇,天实我临。曾无愆素,归御愔愔。凡是讙嚣,尽为歌吟。天锡皇帝,示将保定。太平之休,系此其证。际天所覆,咸为我土。含识之伦,我籍斯附。充入旧贯,天临万方。子子孙孙,永世克昌。
张嵲
绍兴圣孝感通诗
绍兴圣孝感通诗原文
宋有天下,逮乎八世。猛敌横生,侵欲不忌。尧汤水旱,文景菑异。数则使然,岂人攸墍。皇帝承统,甚武且仁。内销奸孽,外备殊邻。寖明寖昌,师武臣力。抵掌含怒,日思奋殛。皇帝曰咨,咨女将臣。慎守疆场,以保吾民。敌来则御,折北勿追。姑修吾德,以待所归。人亦有言,投鼠忌器。矧彼狡焉,吾亲是质。彼兵攸恃,我则德攻。靡以岁月,徼天之衷。彼虽刚戾,不可扰驯。我视其欲,以舒吾仁。始我有众,公卿庶士。谓彼悍骄,庸知德义。苟有诚信,金石为开。豚鱼之孚,惟道之怀。有唐睿真,亟诏求访。恻怛之诚,宁甘百誷。皇帝曰咨,予由是心。彼虽我诈,我惟尔忱。孝悌之至,神明可通。惟彼不信,天诱其衷。行人是来,言弃旧恶。我奉慈母,归御长乐。八月甲子,至行在所。天子在所,天子郊迎,其从如雨。老稚仰观,踊跃呼舞。卿士相趋,肃穆伛偻。天地感通,发祥颓祉。卿云郁兴,轮囷离诡。屏翳不惊,川后静波。云飞渊咏,讙声相和。玉虬沛艾,芝盖穹崇。千乘雷动,万骑风从。天子是侍,如长乐宫。渤澥为杯,华嵩为豆。举烽行炙,撞钟命酒。既劳王爵,下逮奔走。万岁称觞,献太母寿。敷天之庆,周浃寰宇。薄海内外,无或失所。皇帝之孝,振古曷遇。壑算无疆,永作民主。人无疾疠,田多稷黍。兵革不试,四夷款附。大母万年,康强燕豫。皇帝之孝,莫与比德。锡羡无疆,子孙千亿。莞簟发祥,开统拓迹。嶷嶷岐岐,诜诜翼翼。有绿其车,有赤其舄。太母万年,含饴燕息。始归太母,小大具疑。谓将我廷,胡宁以归。皇帝之孝,先定不易。爰有廷臣,协比我德。有赞其决,无贰其心。指期待蔇,天实我临。曾无愆素,归御愔愔。凡是讙嚣,尽为歌吟。天锡皇帝,示将保定。太平之休,系此其证。际天所覆,咸为我土。含识之伦,我籍斯附。充入旧贯,天临万方。子子孙孙,永世克昌。
绍兴圣孝感通诗注释
【金石为开】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语出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西京杂记》卷五:“至诚则金石为开。”宋苏轼《东莞资福寺再生柏赞》:“是心苟真,金石为开。”《初刻拍案惊奇》卷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亦作“金石可开”。沙汀《范老老师》:“他更从容不迫,把所有足以证明内战之会停止的种种论据罗列出来,融会在一种金石可开的信心里面。”典
【长乐宫】西汉高帝时,就秦兴乐宫改建而成。为西汉主要宫殿之一。汉初皇帝在此视朝。惠帝后,为太后居地。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郊汉长安故城东南隅。2.汉代天子母亲的代称。《骈雅·释名称》:“汉制,帝祖母称‘长信宫’,帝母称‘长乐宫’。”典
【天诱其衷】谓上天开导其心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天祸卫国,君臣不协,以及此忧也。今天诱其衷,使皆降心以相从也。”《史记·外戚世家》:“天诱其统,卒灭吕氏。”裴駰集解引徐广曰:“﹝统﹞一作衷。”宋沉作喆《寓简》卷七:“古人谓事顺成而计工,曰天诱其衷。”
【投鼠忌器】有所顾忌。语本汉贾谊《治安策》:“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諭也。鼠近於器,尚惮不投,恐伤其器,况於贵臣之近主乎!”《北齐书·文苑传·樊逊》:“至如投鼠忌器之説,盖是常谈;文德怀远之言,岂识权道。”宋王明清《挥麈三录》卷三:“蔡京用事,首逐先臣,极力倾挤,寘之死地。一时忠良,相继贬窜。方遂其指鹿为马之计,岂復以投鼠忌器为嫌。”明杨珽《龙膏记·罗织》:“为他是丞相上宾,投鼠忌器,只得且忍耐了。”《春风》1979年第2期:“﹝张志新﹞烈士敢于逆潮流而动,无投鼠忌器之顾虑,有破釜沉舟之决心,为了真理,头可断,血可流。”亦作“投鼠之忌”。明沉德符《野获编·宫闱·今上家法》:“闻上初见弹吕疏,圣意甚不懌,特以贵妃故,有投鼠之忌。”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梅女》:“某即有罪,倘死於寓所,则咎在小生。请少存投鼠之忌。”亦省作“投鼠”。明陆采《怀香记·鞫询香情》:“流言欲成投鼠误,偏惑犹然见豕讹。”
【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将军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大将军……遂囚建诣行在所。”裴駰集解引蔡邕曰:“天子自谓所居曰‘行在所’,言今虽在京师,行所至耳。”《汉书·武帝纪》:“諭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徵诣行在所。”颜师古注:“天子或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所耳,不得亦谓京师为行在也。”2.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晋书·忠义传·嵇绍》:“绍以天子蒙尘,承詔驰诣行在所。”宋李纲《编类建炎制诏奏议表札集叙》:“某建炎初,自领开封府事,蒙恩除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以六月一日至南京行在所供职。”《明史·徐达传》:“捷闻,太祖幸汴梁,召达诣行在所,置酒劳之。”汉
【子子孙孙】后裔;世世代代。《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孔传:“又欲令其子孙累世长居国以安民。”《列子·汤问》:“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匱也。”汉扬雄《甘泉赋》:“煇光眩燿,隆厥福兮;子子孙孙,长亡极兮。”《秦併六国平话》卷中:“楚王问曰:‘何人退得秦兵,重赏千金,子子孙孙不絶官职。’”《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安太太﹞合安老爷配起来,真算得个子子孙孙的天亲,夫夫妇妇的榜样。”
张嵲
简介
简介暂无
张嵲
的其它诗歌
雨后望云
秋怀二首
春夜山居望月思故园有作
雨后
秋怀二首
春晚偶书
雨
秋怀
春晚风雨甚暴衡门独立望微水有作
与赵智叔嶬弟泛舟回灯下
秋怀
春日
与孙太冲游湖上寺
穷居暑雨
春日郊行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清明
春间作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七月二十四日山中已寒二十九日处暑
春暮泛微水中流有作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遣兴二首
春晴散步庭下
与陈去非夏致宏孙信道游南涧同赋四首
遣兴二首
春词二首
余於六月初三日泛舟至奇石洞留题洞中一首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去此风潮信也三首
春词二首
余於今年二月初一日夜梦中与刘彦礼兄弟水边饮酒赋诗曾记所作元八句忘其余今足成之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去此风潮信也三首
初夏已晚山即事
余所寓僧舍蜂简忽散去仅留其半僧云分蜂时每如此寻复追求再得之貯以别龛感而成诗
七月二十日忽有青蝇翔舞坐隅挥之不去
窗阴忽霁独往山下看梅
余夫人挽词
七月二日大风作一昼夜方止土人去此风潮信也三首
初夏晚兴
予寓居麻子山自入冬以后大小雪凡十余作传闻平地已有春意而兹山偪腊复雪寒威特甚
七月初四日小雨后游步水边
初夏
又次韵五首
普照诗
出峡
又次韵五首
屏迹
初春
又次韵五首
偶成梅咏三首
出微王峡读子厚诗恍然偶作二绝句
又次韵五首
偶成梅咏三首
出微王峡读子厚诗恍然偶作二绝句
又次韵五首
偶成寄致宏
出见桃花盛开
又次韵四首
偶成梅咏三首
出顺阳
又次韵四首
拟苏少卿寄内
仇氏园
又次韵四首
南山观梅
仇氏园
又次韵四首
内人斜二首
崇山图七贤诗
又次韵四首
南涧亭诗
崇山图七贤诗
有感二首
内人斜二首
崇山图七贤诗
有感二首
暮春山中
崇山图七贤诗
有感
墨梅四首
崇山图七贤诗
有感
沐发
崇山图七贤诗
游岳麓寺三首
暮春道中闻蝉
崇山图七贤诗
游岳麓寺三首
墨梅四首
齿痛冀其速落而不可得
游岳麓寺三首
鸣筑亭
乘舟阻风
游下岩寺先是刘宝学约於此相聚既而先进舟遂失胜业
墨梅四首
乘舟阻风
游灵岩寺
闽中早春
呈同游诸公
游独孤城下作
闵雨
呈湖州赵再可舍人二首
游独孤城
闽中山间每早白雾四塞咫尺不辨
呈湖州赵再可舍人二首
游道谦庵
梦中作后两句前句觉后足成皆梦中所见也
晨起登寺阁前山为雾覆微露山麓宛如平远偶书春物
游道林寺诗三首
梦中作得六句觉后足成
晨起
游道林寺诗三首
梅二首
陈参政挽诗三首
游道林寺诗三首
蔓菁花诗
陈参政挽诗三首
幽居
冒雪早行
陈参政挽诗三首
游北岩
梅
尘外堂
咏雪得光字
梅二首
柴门晚步
咏鹤五首
麻子山二首
采薇洞
咏水上双白鸟
麻子山二首
泊舟
咏鹤五首
陆尧夫母吴夫人挽词
泊舟
咏鹤五首
庐陵曾氏临江作亭以舍过客因同舍来求诗
病中夜雨
咏鹤五首
龙洞二首
丙寅三月悯雨既雨患未足
咏鹤五首
龙洞二首
髀肉生
咏鹤
龙洞
避贼
咏鹤
六月初七日雨小止游蒲溪临独木桥而还
宝林晚坐
永康山
六月初八日过龙洞纳凉树阴下酌泉待月而行
偪冬至小雪
饮水
柳陌
褒城县雨中
萤火
刘忠显挽词
忆京山大阳寺
刘忠显挽词
沂流入微王峡
刘无虞尊人挽诗二首
夜坐读离骚
刘忠显挽词
夷陵
刘忠显挽词
夜雨
刘忠显挽词
夜雨有作
刘少师妻献园宅为景灵宫基二首
夜坐
刘无虞尊人挽诗二首
夜听雨声
刘少师妻献园宅为景灵宫基二首
野竹
刘谷山
唁微水
凌云见桃花
唁菊
林鸦诗
雪中泛汉水观捕鱼
临桂令以荐当趋朝置酒召客戏作二十八字遣六从事莅之寿其太夫人
雪晴
立春偶题
雪晴
立春后一日偶书
醒心泉
李广甫挽词
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桥感怀书事
老罢
行建溪上见拏舟上水者怆然伤怀
览镜
兴州看月上
腊梅
信美亭二首
苦热
兴州道中遇雨
哭孙信道
信美亭二首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
新春有感
郡楼对雨和周守韵二首
新春偶书寄致宏
绝句
新春
觉道同玩梅
辛酉二月十六日出暗门循城如北关登舟二首
绝句
辛酉二月十六日出暗门循城如北关登舟二首
橘林
心老得法天柱修静能道黄龙会中诸耆旧及他宗派知名士辛酉秋应供兹院刻意行道讫无应者明年夏末一日弃去将适焦山图岩以栖老焉丐余诗以行为作三绝句
久雨
晓登灵梵寺阁二首
九月十四日登崇山晚归
晓登灵梵寺阁二首
九日三首
小雪作
九日三首
夏致宏方城道中以诗见寄避地穷山秋雨仍作因次其韵
九日三首
夏养真父挽词
九日三首
下马桥
九日三首
峡中晚春
九日三首
戏书寄夏致宏
九日
戏呈觉老
九日
喜张丞相破湖贼
尽山亭
喜雨行
竞渡
喜雪
金州行衙二首
喜晴
金道铺庭下竹十许枝因忆柳子厚清水驿绝句
喜晴
金山回道中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金州行衙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金州行衙二首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斤竹岭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今春花卉盛时黄雾连十余日不解久不作诗偶成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借居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将至临安途中偶成呈表叔陈给事去非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将请乡郡作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将池僧舍东轩晓起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江行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涧边
溪水
建炎庚戌溃兵狂襄汉寒食阻趋光作拜扫追慕痛哭因成二诗
溪上行
寄题赵丞相独往亭
溪傍梅花初开二首
寄酂里
溪梅初放
甲子初夏复开北户
溪傍梅花初开二首
建炎庚戌溃兵狂襄汉寒食阻趋光作拜扫追慕痛哭因成二诗
昔柳柳州作永州山水诸记泉石之状如在目前兹峡上群山与柳州之文颇类
寄题友人小轩
西溪
寄题清孝庵
西谷歌
寄题江月亭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
寄谦上人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
寄汉上禅者
五月二十四日自达州至永睦县投宿废学即事书怀
疾风伯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
继韵书胡氏孝思亭
吴宫词
即事
无住坟山溪水
即事
闻荒鸡
鸡
魏塘荒僻春来无杂花一枝可慰逐客二月二十六日见篱外桃花盛开如烁红霞因为绝句一首
会览亭三首
微王庙
会览亭三首
望微水
会览亭三首
望瞿塘峡
怀伊亭
往年沿檄金州谒女娲神祠是时犹未乱也绍兴壬子挈家避地三巴后过祠下登山椒以望江汉自是故园县隔矣
怀新亭四首
王宝学挽词二首
怀新亭四首
王宝学挽词二首
怀新亭四首
晚游新亭
怀新亭四首
晚行阁道自对溪趋小柏宿
忽见早梅
晚望西崖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繖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
晚望西崖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繖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
晚秋风雨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繖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
晚晴
贺师垣赐御书一德格天之阁牌并镀金器皿青罗凉繖从人紫罗衫镀金腰带仪物等四首
晚晴
和周守登楼对雪
晚步
和周守登楼对雪
挽张全真诗二首
和张簿韵
挽张全真诗二首
和张簿韵
玩所植松竹有作
和友人中秋
途中偶成寄幕下诸公
和夏致宏咏梅
通惠泉
和李少卿
听微水有感四首
何子应金华书院寄题
听微水有感四首
寒食行
墨梅
听微水有感四首
寒食日儿辈游尼庵戏作
听微水有感四首
过郧乡寒食日
题竹
过郧乡县
题竹
过云安县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
过杨村溪
题竹
过覃氏园偶题
题赵表之李伯时画捉马图诗二首
过覃氏水南别墅
题曾口县江月亭二首
过屈平昭君故宅
题曾口县江月亭二首
过平陵汉苏建所封
题永睦县高斋
过大包阁寄夏漕致宏
题营山法幢院
癸亥生日前一日读神仙李清传作
题鲜于蹈夫墨梅二绝句
癸亥春
题兴元双楠
归日再过分水岭
题鲜于蹈夫墨梅二绝句
归仁县石堠
题石井二首
观月出
题石井二首
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题石井
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题六合英氏庙
观洛神图慨然有作三首
题均州超然亭
孤山
题景温筠居
庚申寒食湖上作
题画扇二首
庚辰二月雪夜作
题画扇二首
高司业二首
桃花坞
高司业二首
邹德久挽词二首
叹名
感事二首
自竹山归酂上坟
潭州道中
赋得山上树
邹德久挽词二首
穗粟
感事二首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宿永睦将口香积院满山皆松桧声二首
奉送知府郎中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宿永睦将口香积院满山皆松桧声二首
奉和李元叔察院秋怀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宿归仁寺三首
奉酬致宏赠别
自顺阳至均房道五首用陈符宝去非韵
宿归仁寺三首
奉酬致宏赠别
自铅山如鹅湖
宿归仁寺三首
风
自礼贤还鹅湖望山顶飞流有作二首
宿归仁寺
愤雨
自礼贤还鹅湖望山顶飞流有作二首
送赵郎二首
防江二首
自房州归掌口闻杜鹃时杜鹃花盛开
送赵郎二首
防江二首
自悼
送赵公望入蜀
方城驿
竹山道中
送行子礼漕湖南
范觉民挽词四首
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
送张养正
范觉民挽词四首
周参谋以诗催再游末章戏赋二首
送人赴阙
范觉民挽词四首
舟中赠鲜于孝叔
送陆尧夫倅襄阳
范觉民挽词四首
舟中即事
送李子勉
泛舟观雨
舟中感怀
送贺子忱漕闽
法界颂二首
舟中独夜
送冯元通帅夔
法界颂
舟行书所见
送冯贯道之东川转而之行在
法界颂二首
舟泊宜都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二月五日晚閒步於庭日且下有青云如远山状望之不厌作绝句以遣兴
仲冬冬至后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种竹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种植诗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种松二首
送陈忠玉兼寄尹梦得黄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种松二首
送别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种木芙蓉
送别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
松门
二月二十四日至魏塘七首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
四月十一日游湖上作
渡湘水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
四月旦大雨昼夜不止者两日微水一夕暴涨
渡湘水
忠显刘公挽诗四首
双楠送何致远归陕西二首
独夜
中秋四十一弟归自豫章
思故园
渡溪水
致爽亭二首
瘦
读赵
致爽亭二首
暑雨遂如深秋
独夜
至梅堂次韵
双楠送何致远归陕西二首
读赵
枕上闻雪呈赵郭二公
寿沃令二首
读赵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寿沃令二首
读赵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示疑者
读赵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寿王苏州
读赵
赵表之送梅并诗次韵四首
十二月旦雪霰大絷
读赵
掌口寺寮闻杜鹃
十二月二十一日赠沃令
读太平广记三首
张文潜作淮阴侯诗有平生萧相真知己何事还同女子谋句因为萧相代答一首
石竹
读退之集偶书
翟方进
生口
读太平广记三首
斋祠湖上作
绍兴中兴上复古诗
读太平广记三首
赠赵公旦
绍兴圣孝感通诗
读崔昭纬传
赠羽人二首
邵公泉二首
读楚世家
赠赵端
芍药五首
董弥大郎中以窗前菊花晨且鲜明午间萎蕤感而成诗兴寄古雅次元韵
赠羽人二首
芍药五首
吊和靖故居
赠相僧杨嬾散
邵公泉二首
登舟雨作再作一绝
赠相僧杨懒散
芍药五首
登真观在利州嘉川县西五里南临宋江相传云张天师栖真之地至今有遗履池县下二十余里江心有积石土人谓天师殡鬼堆石上有纹隐起类篆籀土人谓天师符观中多大柏连抱皆数百年物也又有铁铸老君二其一已损六月初五日少息观中闻其事于小童与石刻颇验云
赠无方叔
芍药五首
登真观遗履池
赠翁法师二首
芍药五首
登胥山赠长老净昙二首
赠翁法师二首
芍药
登胥山赠长老净昙二首
赠僧
上庸
登寺阁见月上率然成咏
赠南回了丰上人三首
上分水岭
登楼对雪二首
赠南回了丰上人三首
上二溪山
登楼对雪二首
赠南回了丰上人三首
山中月夜闻杜鹃忆鹿门旧游
代王侍郎送程尚书赴信州三首
赠江司令朝宗
上楮平山
登白帝城二首
赠黄子真
山中月夜
登白帝城二首
赠黄子真
山中月夜
登甘露寺故基
赠黄子真
山中月夜草色香烈颇如昔年上庸鹿门之游感而为诗
代王侍郎送程尚书赴信州三首
赠何子应侍儿二首
山中校书时有田父携酒见访
代王侍郎送程尚书赴信州三首
赠何子应侍儿二首
山中雪后颇有春意
大热
赠陈符宝去非
山中红叶
达州月夜
赠别
山中
村居早出
赠笔工
山前红叶
从刘待制游中梁山寺
早发竹山二首
闰月二日始开北窗篱门
次韵子直二首
早行
入峡诗
次韵子直二首
早发竹山二首
入峡
次韵朱希真二首
再经蒲溪往年避地处
入瞿塘峰
次韵朱希真二首
再到竹山
如吴兴舟中读白乐天诗有作
次韵周子直四首
再次韵寄朱希真二首
劝农六首
次韵周子直四首
再次韵寄朱希真二首
劝农六首
次韵周子直四首
再次前韵六首
劝农六首
次韵周子直四首
再次前韵六首
劝农六首
次韵周守游海棠溪
再次前韵六首
劝农六首
次韵周守二首
再次前韵六首
劝农
次韵周守二首
再次前韵六首
劝农六首
次韵惜春
再次前韵六首
去年十一月十二日致宏如秦州仆饯之余口复到生口作别明年六月十二日仆自竹山避地泝流上余口道由生口复经分手之地感时书事奉寄致宏时建炎四年也
次韵王亚之沿湖冒雨归
杂兴
取兰梅置几上三首
次韵王得之游净明题易安二绝
月下观海棠
取兰梅置几上三首
次韵王得之游净明题易安二绝
约人泛舟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
次韵王倅大梵寺山亭夜雨
元日
取兰梅置几上三首
次韵太守会宜休亭二首
寓居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
次韵石用之易安斋
寓居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
次韵太守会宜休亭二首
欲雨
秋晚游谦上人庵四首
次韵石用之春晴游西湖
欲雪
秋暑
春昼睡起偶书二首
雨中听邻家侍儿歌
秋日晚出郡效
春昼睡起偶书二首
雨中感怀
秋日访野人
春余
雨霁独夜
秋日怀古园有作
春阴
雨霁出郊外
秋霁日暖飞虫蔽空甲子秋作
春阴江上偶书
雨后怆然有感
秋晴
春夜雨
绍兴圣孝感通诗诗句
永世克昌
子子孙孙
天临万方
充入旧贯
我籍斯附
含识之伦
咸为我土
际天所覆
系此其证
太平之休
示将保定
天锡皇帝
尽为歌吟
凡是讙嚣
归御愔愔
曾无愆素
天实我临
指期待蔇
无贰其心
有赞其决
协比我德
爰有廷臣
先定不易
皇帝之孝
胡宁以归
谓将我廷
小大具疑
始归太母
含饴燕息
太母万年
有赤其舄
有绿其车
诜诜翼翼
嶷嶷岐岐
开统拓迹
莞簟发祥
子孙千亿
锡羡无疆
莫与比德
皇帝之孝
康强燕豫
大母万年
四夷款附
兵革不试
田多稷黍
人无疾疠
永作民主
壑算无疆
振古曷遇
皇帝之孝
无或失所
薄海内外
周浃寰宇
敷天之庆
献太母寿
万岁称觞
下逮奔走
既劳王爵
撞钟命酒
举烽行炙
华嵩为豆
渤澥为杯
如长乐宫
天子是侍
万骑风从
千乘雷动
芝盖穹崇
玉虬沛艾
讙声相和
云飞渊咏
川后静波
屏翳不惊
轮囷离诡
卿云郁兴
发祥颓祉
天地感通
肃穆伛偻
卿士相趋
踊跃呼舞
老稚仰观
其从如雨
天子郊迎
天子在所
至行在所
八月甲子
归御长乐
我奉慈母
言弃旧恶
行人是来
天诱其衷
惟彼不信
神明可通
孝悌之至
我惟尔忱
彼虽我诈
予由是心
皇帝曰咨
宁甘百誷
恻怛之诚
亟诏求访
有唐睿真
惟道之怀
豚鱼之孚
金石为开
苟有诚信
庸知德义
谓彼悍骄
公卿庶士
始我有众
以舒吾仁
我视其欲
不可扰驯
彼虽刚戾
徼天之衷
靡以岁月
我则德攻
彼兵攸恃
吾亲是质
矧彼狡焉
投鼠忌器
人亦有言
以待所归
姑修吾德
折北勿追
敌来则御
以保吾民
慎守疆场
咨女将臣
皇帝曰咨
日思奋殛
抵掌含怒
师武臣力
寖明寖昌
外备殊邻
内销奸孽
甚武且仁
皇帝承统
岂人攸墍
数则使然
文景菑异
尧汤水旱
侵欲不忌
猛敌横生
逮乎八世
宋有天下
可能你会感兴趣
凉州曲
上西楼
虞美人
浪淘沙
醉桃源
谒金门
清平乐
鹊踏枝之一
长命女
采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