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陵自出释义


【山陵】山岳。《左传·襄公十年》:“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晋葛洪《抱朴子·尚博》:“合錙銖可以齐重於山陵,聚百十可以致数於亿兆。”郭沫若《六亿神州尽舜尧》诗:“战胜了冲断桥梁、吞食山陵的滔天洪水!”2.帝王或皇后的坟墓。《孔子家语·辩政》:“大王万岁之后,起山陵於荆臺之上,则子孙必不忍游於父祖之墓以为欢乐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秦名天子冢曰山,汉曰陵,故通曰山陵矣。”《武王伐纣平话》卷中:“大王思小臣之言,斩了妲己,散粮赡国之贫民,修姜太后之山陵,宣太子,立为东宫,此是大王圣治。”清袁枚《

【自出】自逃在外。《左传·成公十二年》:“周公出奔晋,凡自周无出,周公自出故也。”《左传·昭公二十七年》:“请囚,请亡,於是乎不获。君又弗克,而自出也。”2.犹自首。《汉书·食货志》:“赦自出者百餘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3.出自于。《礼记·大传》:“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北魏李谐《述身赋》:“信仪凤之所栖,乃丝文之自出。”4.自己制订;自己创建。《北史·齐纪中论》:“﹝神武﹞迁鄴之后,虽主祭有人,号令所加,政皆自出。”宋曾巩《进太祖皇帝总叙》:“太祖文武自出,群臣莫及。”宋叶适《台州教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