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公欲上马释义


【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

【公欲】公众的欲望。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中正》:“惻然有动之心,发生於太和之气,故苟有诸己,人必欲之,合天下之公欲,不违二气之正,乖戾之所以化也。”

【上马】上等马,良马。《北史·成淹传》:“赐淹龙厩上马一疋,并鞍勒宛具,朝服一袭。”1.骑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魏书·傅永传》:“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脩期耳。”唐韩愈《酬蓝田崔丞立之咏雪见寄》诗:“出门愁落道,上马恐平韉。”2.起程,出发。明刘基《晨诣祥符寺》诗:“上马鸡始鸣,入寺鐘未歇。”3.比喻着手进行某项较大的工作或工程。《人民文学》1981年第1期:“这个仓促上马的大水库,几年来把河东人拖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