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骚十二年释义


【骚骚】1.行动急疾貌。《礼记·檀弓上》:“故骚骚尔则野,鼎鼎尔则小人,君子盖犹犹尔。”郑玄注:“谓大疾。”宋黄庭坚《寄裴仲谟》诗:“骚骚家治具,夫子且归沐。”2.愁思貌。《楚辞·刘向<九叹·远游>》:“聊假日以须臾兮,何骚骚而自故。”王逸注:“言己思年命欲暮,愿且假日游戏须臾之间,然中心愁思如故,终不解也。”3.寂寞凄凉貌。唐姚合《秋日书事寄秘书窦少监》诗:“秋气日骚骚,星星双鬢毛。”宋张耒《南征赋》:“曰厚土之瀰漫兮,予骚骚无以为家。”4.象声词。风声。《文选·张衡<思玄赋>》:“寒风凄其永至兮,拂穷岫之骚骚

【十二】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齐得十二焉。”裴骃集解引苏林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贾公彦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颜师古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南朝齐王融《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典

【年】漢典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考證:〔又叶禰因切,音民。〕 謹按禰因切非民字之音。謹照音義民改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