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空心地苕花帚释义


【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蘇老切,音嫂。弃也,拚除也。《詩·大雅》洒掃廷內。又鬧掃,髻名。《三夢記》鬧掃,猶盤雅墮馬之類也。唐詩云:還梳鬧掃學宮妝。又《唐韻》《廣韻》蘇到切《集韻》《韻會》《正韻》先到切,音譟。義同。《論語》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矣。 本作埽。又與騷通。別詳土部,馬部。

【空心】佛教语。谓清净无染的禅心。《智度论·释初品》:“如佛弟子,实知空心不动,一切结使生处,不復生。”南朝梁沉约《栖禅精舍铭》:“空心观寂,慧相淳筌。”唐刘禹锡《磨镜篇》:“白日照空心,圆光走幽室。”2.谓物体内部是空的。北周庾信《枯树赋》:“火入空心,膏流断节。”《红楼梦》第五一回:“比如人家坟里的大杨树,看着枝叶茂盛,都是空心子的。”3.空腹。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日早至薛二家,空心饮十数杯,遂醉。”《红楼梦》第五一回:“空心走来,一肚子冷气,压上些东西也不好。”典

【地】〔古文〕埊埅嶳《廣韻》徒四切《集韻》大計切《韻會》徒二切《正韻》徒利切,音弟。《說文》元氣初分,重濁隂爲地,萬物所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又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又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

【苕】《唐韻》徒聊切《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詩·陳風》邛有旨苕。《疏》苕苕,饒也。幽州人謂之翹,夏生,莖如勞豆而細,葉似蒺藜而靑,其莖綠色,可生食,如小豆藿。又《詩·小雅》《苕之華》芸其黃矣。《註》陵苕,一名尾,生下濕水中,七八月中花紫,似今紫草花,可染皁,煑以沐髮卽黑。又《爾雅·釋草》連,異翹。《註》一名連苕。又水名。《山海經》龍首之山,苕水出焉。又苕苕,高貌。《水經注》虎牢臨河,苕苕孤上。《張衡·西京賦》壯亭亭以苕苕。又《詩·苕之華》,徐邈讀作時饒切,同軺。

【花】〔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 《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