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诗歌
    • 诗经
    • 楚辞
    • 乐府
    • 古风
    • 唐诗
    • 宋词
    • 宋诗
    • 元曲
    • 作者
  • 古籍
  • 近/反义词
  • 造句
  • 学校
首页 > 诗歌 > 唐诗 >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三秋大有年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sān qiūdà yǒu nián

三秋大有年释义


【三秋】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清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晋陆机《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邇人遐,每切三秋之感。”2.指秋季。七月称孟秋、八月称仲秋、九月称季秋、合称三秋。晋陶潜《闲情赋》:“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於三秋。”《文选·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四境无虞,三秋式稔。

【大有年】大丰年。《春秋·宣公十六年》:“冬,大有年。”《穀梁传》:“五穀大熟,为大有年。”《宋书·文帝纪》:“是岁,大有年。”宋苏轼《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致语口号》:“三朝遗老九门前,又见承平大有年。”

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其它诗句

四海方无事
三秋大有年
百生无此日
万寿愿齐天
芍药和金鼎
茱萸插玳筵
玉堂开右个
天乐动宫悬
御柳疏秋景
城鸦拂曙烟
无穷菊花节
长奉柏梁篇

相关高校推荐

唐赛得学校
伦敦城市学校
女子学院
伊普斯维奇学校
国王学院

推荐阅读

骅骝
长乐宫
东篱把酒黄昏后
湘君

可能你会感兴趣

绣向珊瑚照睡屏
是何仪轨
拔丁而去矣
老谙多故始知天
曷妥厥灵
客从远方来
忽魂悸以魄动
彼何人哉轩与羲
去年今夜
登高望四海
枨枨山响答琵琶
引酒泉边酌
春度春归无限春
吴江诗词网
www.wjszx.com.cn

晋ICP备2024047096号-2
Copyright @吴江诗词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出国留学  百川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