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外经年皆未归释义


【塞外】1.要塞之外。《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引军出卢龙塞,塞外道絶不通。”2.边塞之外。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汉书·武帝纪》:“遣因杅将军公孙敖筑塞外受降城。”《后汉书·南匈奴传》:“其诸新降胡初在塞外,数为师子所驱掠,皆多怨之。”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凉冬气劲,塞外草衰。”艾青《骆驼》诗:“你来自塞外的生客啊--披着无光茸乱的干毛。”

【皆】《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又《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又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 《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未】《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又《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又《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又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