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使却回时释义


【人使】者,受命出使的人。宋司马光《辞免馆伴札子》:“臣近为差馆伴北朝人使,曾进状辞免。”宋苏轼《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之一:“臣近准都省批送下国子监状,准馆伴高丽人使所牒。”元刘祁《归潜志》卷五:“万春节诸国人使将见而大雨作。”典

【却回】回”。回转。唐杜甫《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诗之一:“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唐袁郊《甘泽谣·红线》:“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復命,请先定一走马,兼具寒暄书,其他即俟某却回也。”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段公子》:“女至榻前,以袖拂僮面者三,却回曰:‘无妨矣。’”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