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助骄矜释义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臣】〔古文〕《唐韻》植鄰切《集韻》《韻會》丞眞切,音辰。事人之稱。《說文》臣,牽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白虎通》臣者,纏也,勵志自堅固也。《廣韻》伏也。仕於公曰臣,任於家曰僕。《易·序卦》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詩·小雅》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又《前漢·王陵傳》陳平謝曰:主臣。《註》文穎曰:惶恐之辭,猶今言死罪。晉灼曰:主,擊也。臣,服也。言其擊服。惶恐之辭。《通雅》發語敬謝之辭,猶主在上,臣在下,自然敬恐也。又姓。《奇姓通》唐臣悅,著平陳紀。又《韻補》叶音禪。《道藏歌》躋景西那東,肆覲善因

【助】《唐韻》《集韻》《韻會》牀據切《正韻》狀祚切,耡去聲。《說文》左也。从力,且聲。《廣韻》益也。《易·繫辭》天之所助者,順也。又《韻補》叶牀舉切。《揚雄·太翕首》翕食嘬嘬,利如舞也。翕其羽,朋友助也。

【骄矜】自负。《韩非子·难一》:“使小臣有智能而遁桓公,是隠也,宜刑;若无智能而虚骄矜桓公,是诬也,宜戮。”《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宋欧阳修《送徐生之渑池》诗:“我昔初官便伊洛,当时意气尤骄矜。”清沉育《谒董江都祠墓》诗:“一代师儒崇道义,诸王子弟敛骄矜。”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并不骄矜地,而是谦逊地注视着我。”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