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认行踪增踊跃释义


【犬】《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苦切,圈上聲。《說文》狗之有縣蹏者也。象形。孔子曰:視犬之字,如畫狗也。《埤雅》傳曰: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食犬若今菜牛也。《書·旅獒》犬馬非其土性不畜。《禮·曲禮》效犬者,左牽之。《疏》狗,犬通名。若分而言之,則大者爲犬,小者爲狗。故月令皆爲犬,而周禮有犬人職,無狗人職也。但燕禮亨狗,或是小者,或通語耳。又《禮·曲禮》犬曰羹獻。《周禮·秋官·司寇·犬人疏》犬是金屬,故連類在此。犬有二義,以能吠止人則屬艮,以能言則屬兌。又《史記·司馬相如傳》其親名之曰犬子

【认】《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振切,音刃。《玉篇》識認也。《增韻》辨識也。《關尹子·二柱篇》渾人我同天地,而彼私智認而已之。《後漢·卓茂傳》時嘗出行,有人認其馬,解與之,他日別得,亡者詣府送還。《元史·王克敬傳》臨事不認眞,豈盡忠之道乎。又錯認,水酒名。見《南宋市肆記》。又《讀書通》與仞通。《前漢·儒林傳》孟喜因不肯仞。又《韻會》與訒通。詳訒字註。又《廣韻》《正韻》而證切《集韻》如證切,仍去聲。義同。

【行踪】亦作“行踪”。行动的踪迹。唐曹唐《汉武帝将候西王母下降》诗:“树影悠悠花悄悄,若闻簫管是行踪。”宋梅尧臣《送昙颖往庐山》诗:“苍翠入众目,巖壑少行踪。”《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行踪为兄识破,抵赖不得了。”《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这回书紧接上回,讲得是安公子一人落在茌平旅店遇见一个不知姓名的女子……本领惊人,行踪难辨,一时错把他认作了一个来歷不明之人,加上一番防范。”秦牧《湘阴热浪记》:“十八股土匪,共五千多人,行踪飘忽,四出劫掠。”见“行踪”。

【增】《唐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正韻》咨登切,音曾。《說文》益也。一曰重也。《詩·小雅》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史記·黃霸傳》戸口歲增。又衆也。《詩·魯頌》烝徒增增。又與層通。增城漢宮。見前城字註。《揚雄·甘泉賦》增宮參差。又與曾通。又《廣韻》《集韻》《韻會》子鄧切《正韻》子孕切,音橧。賸也。

【踊跃】亦作“踊跃”。1.犹跳跃。《庄子·大宗师》:“今大冶铸金,金踊跃曰:‘我且必为鏌鋣。’”汉王逸《九思·悼乱》:“惶悸兮失气,踊跃兮距跳。”三国魏嵇康《琴赋》:“天吴踊跃於重渊,王乔披云而下坠。”唐张鷟《朝野佥载》卷四:“周夏官侍郎侯知一年老,敕放致仕。上表不伏,於朝堂踊跃驰走,以示轻便。”元范康《竹叶舟》第二折:“俺也曾凤闕躋攀,龙门踊跃,马蹄驰骤。”卢隐《两个小学生》:“眼前一片白旗,上下飞舞,有如穿花蝴蝶活泼而踊跃。”2.欢欣鼓舞貌。《诗·邶风·击鼓》:“击鼓其鏜,踊跃用兵。”晋刘琨《劝进表》:“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