畎浍皆沾足释义


【畎浍】亦作“甽澮”。1.田间水沟。泛指溪流、沟渠。《书·益稷》:“予决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郑玄注:“畎澮,田间沟也。”《汉书·李寻传》:“今汝潁畎澮皆川水漂踊,与雨水并为民害。”颜师古注:“畎澮,小流也。”三国魏阮籍《元父赋》:“甽澮不畅,垢浊寔臻。”宋王禹偁《醴泉无源赋》:“任大禹之功深,寧归畎澮;纵张騫之力尽,曷识根源?”清顾炎武《常熟县耿侯橘水利书》诗:“畎澮遍中原,粒食詒百姓。”2.疏浚。唐韩愈孟郊《秋雨联句》:“忧鱼思舟檝,感禹勤畎澮。”宋范仲淹《上吕相公并呈中丞谘目》:“畎澮之事,职在郡县。”

【皆】《唐韻》古諧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諧切,音街。《說文》俱詞也。《小爾雅》同也。《易·解卦》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鄭康成讀皆如懈,非。又《字彙補》居之切,音箕。《前漢·孟喜傳》箕子者,萬物方荄茲也。《師古註》荄,音皆。古皆荄與箕音同。又叶舉里切,音几。《詩·周頌》以治百禮,降福孔皆。《傳》皆,遍也。與偕通。《荀勗東西廂歌》降福孔偕。 《說文》白字兩見,一在自部,自部之白,疾二切,卽自字。皆字載自部中,則應从白。《集韻》或作皆,非。

【沾足】水充足。宋江休复《江邻几杂志》卷一:“同州民谓沾足为烂雨。”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水灾》:“十八日,大雨沾足,乃种豆。”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