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愁人肠释义


【戚戚】相亲貌。《诗·大雅·行苇》:“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毛传:“戚戚,内相亲也。”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退省诸王,常有戚戚具尔之心。”《南史·谢弘微传》:“混诗所言:‘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姓。’”2.忧惧貌;忧伤貌。《论语·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何晏集解引郑玄曰:“长戚戚,多忧惧。”《汉书·韦玄成传》:“今我度兹,戚戚其惧。”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戚戚於贫贱,不汲汲於富贵。”宋李清照《声声慢》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悽悽惨惨戚戚。”鲁迅《三闲集·通信》:“虽然明知道这是浅薄的人道主义

【愁人】1.令人发愁。《楚辞·九歌·大司命》:“结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2.心怀忧愁的人。晋傅玄《杂诗》:“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宋张先《酒泉子》词:“亭柳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清纳兰性德《满江红》词之三:“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酒是只有增长愁人的愤懑。”

【肠】《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疊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詩·大雅》自有肺腸。《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又《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又《博雅》詳也。又羊腸,太行山坂名。《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